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康睿凡:智慧化汽車將是非常漫長的過程

發佈時間:2015-09-12 20:57:45  來源:中國網汽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建鵬

  中國網汽車9月12日訊 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將於2015年9月11日~13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有國家部委領導、企業集團高層、權威專家學者等共計700余位國內外汽車行業嘉賓齊聚天津,圍繞年度主題“新常態•2020産業願景與路線圖”進行戰略性、前瞻性研討,共同展望汽車産業發展宏偉藍圖。中國網汽車對此次論壇進行現場報道。

  以下是大陸集團執行董事會成員,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康睿凡與清華大學汽車産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對話內容:

  康睿凡:我不想花太多時間評論,對於剛才馮博士所説的,以及剛才袁先生所説的話我想補充一下。我完全同意,首先我們已經聽到了,不是説整體的智慧汽車,實際上在過去三十年時間裏,我們在車上有一些很多智慧化的系統,不是説一個突然的智慧系統,我們不是説買一輛車什麼都可以做,智慧化汽車是非常長的過程,從30年前我們就已經開始增加一些智慧化的元素在我們的車裏面,現在我們的智慧方面已經用在自動剎車,還有主動剎車方面,對於駕駛員來説,有的時候他不需要自己去踩剎車,但是根據不同的情況,我們可以讓駕車更加安全,我認為通過這樣一些自動剎車這樣的做法,我們會逐漸的推動我們的自動的駕駛,那麼在法蘭克福車展上,你會看到很多時候可以實現自動剎車,比如説在出現擁堵的時候,我們可以實現自動的加速、自動的剎車等等。

  接下來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很多人認為ESA只是體現在安全方面,實際上並不是,它是車當中一個基本的要素,它是智慧的,它可以讓我們自動總程,我們要確保在中國也可以更好的使用這些智慧的技術。在歐洲我們已經有百分之百的ESA,美國和歐洲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希望這樣的一些基本的技術也可以用在中國,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同時我們還會開發一些軟體,所以我認為智慧汽車它不是某一個單一的軟體或單一的系統,它應該是不同系統的整合,然後我們加入車內的這種連接,同時也要實現車與外部的連接以及車之間的連接,如果你要使用車與車之間的通信的話,你必須利用相應的工具來進行車與車之間的通信,我們也希望在將來在路上,很多的這些車輛都可以實現車與車之間的互通。

  主持人(趙福全):康睿凡已經按捺不住了。

  康睿凡:我們為什麼汽車行業和業外的行業要相互的爭鬥呢?我覺著並不是説誰對誰錯的問題,我們現在已經攤開了一個路線圖,我們也做出了非常明確的決定,我們會合作、協作,我們會與網際網路行業進行更多的合作和協作,我們有自己的能力,我們有自己的一些資源,還有我們的一些知識、專業能力。

  我們看一下,比如説産品線這方面,我們有非常好的能力,同時我們也想評價一下博士同志的觀點,對於我們來説,我們都需要安全的駕駛,我們首先需要是安全的技術、安全的車輛,讓汽車裏邊的技術首先是安全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然後才有自動駕駛,當然我們也會與IBM、思科這些公司進行基礎設施以及大數據方面的管理,還有與諾基亞在導航方面進行合作,這樣可以讓産品整個的生命週期更長,我們産品生命週期車大概6到8年的時間,智慧手機大概是一年半的時間。這些開發的DNA或者是OEM或者是傳統供應商開發的DNA,我們希望它能夠有更好的提升,當然我們也希望能夠更好的為我們引入更多一些更新鮮的元素,更新鮮的DNA。比如説像在動力總成方面開發方面,以前説我們可能需要有十年的時間才能開發出來,但是現在我們希望能夠有幾年的時間就能夠開發出新的産品,如果我們要花太多的時間,由我們自己汽車行業推出智慧汽車要花很長的時間。

  主持人(趙福全):實際上陳博士談到了,汽車和手機的功能也不一樣,因為汽車原始的目的不一樣,徐總談到了很重要的一點,不僅在設計、製造,尤其品質標準也不一樣,有很大的差異,這樣帶來了最終的結果也不一樣。康睿凡已經控制不住了,一定要發言。

  康睿凡:趙先生,我非常喜歡您的觀點,因為這個就説到我所説的,我們兩方又需要網際網路行業,又需要汽車,因為我們知道汽車駕駛的主要目的就是從A到B,如果我要娛樂的話我可以在家裏就娛樂自己了,如果需要高科技的環境,我就可以在家裏邊娛樂,如果我不能夠駕駛我的車從A到B,我只能去坐火車了。所以我們必須清楚汽車的主要目的是什麼,這也是我個人所堅持的一點。我們會密切與業界進行合作,當然我並不是OEM,所以作為一個供應商,我認為我們的OEM,或者是那些建立,或者是製造汽車的這些公司,依然他們可能會堅持他們傳統的車輛,比如説谷歌有一天生産汽車了,就不是網際網路公司了,就變成汽車公司了。我覺得今天這些公司,比如説像現在有一些網際網路的公司,他們以前也是做數位相機的,對於一個公司來説,如果我們發展的比較慢,可能公司會受到影響,但是整個行業並不會受到影響,整個汽車行業並不會受到影響,所以在這裡我們必須區別化的對待,我覺得我們作為智慧汽車,並不是説只有自動駕駛這一塊,還有駕駛者的體驗,將來駕駛者體驗是我們下來無法想像的,如果這個車輛是安全的,我們想像一下,比如像德國,他們的高鐵已經是300公里的時速,將來比如我們的車輛、汽車也可以達到上百公里的時速,比如從上海開車到北京,我不需要碰觸任何的部件,我們還要和外界很多東西進行交流和通訊,所以通訊你必須有車內設備的通信,車與車的通信等等,這是電子設備的環境,最終我們還會引用高智慧的系統,還有自動導航的系統,所以説過去我們可能感覺開一小時時速100公里會很安全,將來可能開到時速更快,兩百公里、三百公里也會很安全,所以這實際上是完全不同層級的安全的概念,不同層次的安全,當然這些功能性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沒有的功能可能明天就有了,但是我想作為車來講,最終功能還是把人從甲地運到乙地不是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