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長安朱華榮:新常態下中國品牌汽車如何解困

發佈時間:2015-09-12 11:16:40  來源:中國網汽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建鵬

  中國網汽車9月12日訊 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將於2015年9月11日~13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有國家部委領導、企業集團高層、權威專家學者等共計700余位國內外汽車行業嘉賓齊聚天津,圍繞年度主題“新常態•2020産業願景與路線圖”進行戰略性、前瞻性研討,共同展望汽車産業發展宏偉藍圖。中國網汽車對此次論壇進行現場報道。

  以下是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發言內容:

  摘要:我們剛才所説的新常態下的應對方式,有很多解決方案。比如力爭彎道超車、智慧汽車等等,都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但是汽車企業本身應該做些什麼?我覺得長安的做法就是持續加大自主研發投入,科技創新打造研發核心能力,所以這幾年我們引進和培養了人才,這是競爭的關鍵。

  我完全贊同,中國品牌應該大家聯合起來開展一系列的工作。主要我想我們怎麼來應對當前一個形勢,首先看看中國品牌當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勢?

  首先,我們來看看面臨的形勢,中國宏觀經濟面臨比較嚴峻的下行,所以出現了828國務院專題會議,有調控等等一些詞,那麼核心就是説明這個時代裏面經濟下行壓力確實比較嚴峻,無論是它的投資消費還是出口,面臨的問題比較嚴重。

  那麼,接下來我們還是回到汽車産業裏面,我們可以看到就是我們實際上已經過去了8個月,只有兩個月同比是增長的,其他6個月都是負增長的,尤其是以7月份同比最為嚴重,説明産業裏面是當前總體上下滑比較嚴重,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局部的市場裏面我認為還是憂中有喜,比如乘用車從上牌數據可以看到5月份是同比應該是6月份同比下降其他月份還是同比增長的。在中國兩千萬的增長市場,我們還有10%的增長,其實我覺得好象也不是那麼嚴重,從上牌數來看,當然和我們2013年、2014年23%和17%是差了十來個百分點,所以我覺得也可以看到就是它另一個強勁的增長力,強勁的需求剛性需求仍然存在。

  另外,我們看中國品牌,中國品牌的佔有率在不斷的連續增長,但是也要看到一個趨勢,隨著競爭的加劇從1月份也好、從3月份也好不斷的連續下降,當然8月份又有一個回升,我們看到同比的都是在增長,但是它的佔有率是在下降。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自主品牌今年增長的不錯,我大概看了一下1-7月的上牌數大概有23%的中國自主品牌同比增長,但是23%裏面真正有競爭力的或者有可持續發展的領域,有沒有?我覺得我自己給自己打了一個問號,因為我們增長主要車型和領域在十分低端的MPV、低端的SUV,而真正的中高級車領域裏面在不斷的下降,所以增長是可喜的,但是憂的地方在於其實是不賺錢的部分在增長。

  接下來我們要看到的是結構不均衡,競爭偏弱。另外我們經銷商壓力就不説了,據工商聯統計,大概全國上半年90%的經銷商處於虧損,這個數據我不知道是否真實。因為最近長安從品牌經銷商調研的情況來看大概70%、80%是盈利的,當然我們今年採取了很多動作,包括給經銷商減庫等等,所以這樣一些動作。這裡邊就是經銷商在鏈條上也同樣處於生死攸關的情況。

  另一個曲線是我經常關注的,每年六、七、八月份,中國品牌在這個時段佔有率迅速下降,説明一旦競爭趨於嚴峻的時候,我們知道六到八月份一般都是市場偏淡的時候,中國品牌的競爭力是很弱的。

  同樣,這幾年我一直也在跟蹤一個數據,我們從A0級到MPV、SUV,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價差問題,以A0級為例,中國品牌和合資品牌價差達57%,所以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品牌抵禦風險能力不足,另外單車規模等等都是有很大差距的,時間關係我想不細説。

  另外,中國品牌現在目前結構性産能是比較嚴重的,最近我們做了一個調查。實際上,比如説在傳統微車、低端的MPV甚至SUV,未來都是,傳統微車的領域已經非常嚴峻了,同比車型出現了30%的下滑,大量産能出現了惡性競爭。單一車型大家都知道,中國品牌一般主要集中在中國市場,如果把全球市場拉開來看的時候,我們和國際一流的品牌單一車型的銷量差距是十倍以上。所以,誰成本低、誰的研發分攤更快,不言而喻。

  我們如何解困?長安不具備這個能力,我也不具備這個能力解答這個問題。所以我想做一些探索,給行業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我們剛才所説的新常態下的應對方式,有很多解決方案。比如力爭彎道超車、智慧汽車等等,都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但是汽車企業本身應該做些什麼?我覺得長安的做法就是持續加大自主研發投入,科技創新打造研發核心能力,所以這幾年我們引進和培養了人才,這是競爭的關鍵。

  第二方面,我認為要真正讓這個企業或品牌産生價值,你的産品一定要和用戶接地氣。大家可能也知道,這一年多長安汽車CS75一直到今天為止仍然供不應求。説明一個什麼問題?説明我們真正理解用戶、把握用戶的痛點、癢點和核心點,當然我我們也還有很多需要不斷努力的地方。

  另外,從産品品質來説,已經不是基本的核心競爭力,品質未來就是一個基本的門檻,所以這是我們的一個觀點,要不斷打造優秀的産品。比較可喜的是長安最近我們從市場研究發現,長安乘用車的客戶裏面有37%從合資品牌轉移過來,昨天我在微網志上還有一個《出彩中國人》的演員給我發一個私信説朱總,我準備把我的某某合資品牌放掉購買長安某某車型,我説這樣的話我們會給你適當優惠。所以説明中國的消費者,我們的用戶在更加的趨於理性,尤其值得點讚的是在北京,離中央近還是不一樣,北京居然出現了80%的用戶是從合資轉移過來,所以我們北京的領導確實是高瞻遠矚,覺悟很高。

  第三方面是服務,這也是為用戶真正解決問題的核心。可以這樣説,我認為中國品牌是有能力、有水準來解決比其他品牌做得更好的在服務領域的優勢,因為我們更加理解我們的用戶和認知我們的用戶,也知道怎麼和他們進行更多的溝通。比如現在我認為長安1400萬的微網志、微信、APP等等,這種溝通模式讓長安用戶能夠隨時隨地和長安的服務人員、維修人員、經銷商等等保持高度警惕,甚至跟高層。長安用戶隨時可以找到朱華榮,因為一上微網志就可以投訴,我們也有專門人員應對這樣的投訴。

  第四方面是持續的提升品牌。最近有媒體老問我,三五年我們是否可以追趕上國際一流品牌,我個人認為長安品牌十年之內不可能追上合資品牌。因為品牌這個積累需要長時間,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我們從南韓日本這些品牌的成長規律是可以看到的,儘管也許你的産品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但是要認知是有一個過程的。

  同樣,在這個過程裏,政府需要一起和我們做一系列的工作。很高興的是,剛才提到盧司長和瞿司長等等一系列等等的演講,我覺得政府現在一系列政策也越來越給力,作為企業我們是怎麼在想這個問題?第一,應用的問題。用的問題其實是解決很大問題中國品牌提升的問題;第二,制定中長期的相對穩定的政策。儘管今年大家説增長如何困難,我個人認為我不是希望政府出臺什麼樣的臨時短期刺激行為,這樣會讓整個産業和企業動作變形,而且後患無窮。

  回到我們行業,我覺得我們該做點什麼?剛才劉衛東老總已經講得很清楚,我完全贊同,加強聯合、抵禦風險、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之所以要提這個,我現在舉兩個例子,首先,每年國際一流公司研發投資人民幣大概有的是600億、800億,長安一年投入研發費用50億。50億我們再拋一點算80億,如果80億做一個項目的話,我們只能做一個項目。所以這種競爭的差距是存在的。再加上我們可以看到,後來國際上這些大品牌爭取強強聯合,他們之間在研發、産品等一系列領域在不斷的合作,所以我非常贊同衛東的合作,不斷加強像類似于中長期的以先進技術的研究、共同開發、平臺利用、智慧化輕量化定制等等。另外我們要加強標準的制定,同時在採購、海外等等,都是一系列需要合作的,同樣我希望我們的媒體能夠更多的給予中國品牌更多的關心、支援,能夠營造良好的環境。我們希望大家給我們更多的鞭策,但是希望不要過於把局部問題放大。自主品牌確實有一個成長過程。

  根據組委會的意見,我介紹一下長安2025的規劃。我們原來規劃也沒變,一直是這樣,2016年大概力爭實現300萬輛。當然,我們第二步到2020是450萬輛,長安自主品牌230萬輛。這裡我們想講一個打造世界一流汽車企業,因為我的觀點是做中國的一流汽車企業不一定能生存得下去。因為汽車産業是一個全球性的競爭,我們僅僅是佔了全球1/4的市場,還有3/4的市場在中國以外。所以剛才衛東老總説到走向海外,我也這樣認為,必須加快海外建設和推進,所以必須要打造一個世界一流汽車企業。

  具體我們在新能源領域以前都做過發佈,還有智慧化等等,我們會做一系列的工作,我的講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