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北京或試點電子車牌 完善擁堵費技術基礎

發佈時間:2016-02-22 09:02:23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庭

  通過安裝電子車牌徵收擁堵費這一技術路線,已經獲得交通部門的首肯。記者獲悉,電子車牌技術在2016年年初已經在無錫率先進行試點,根據參與試點的企業透露,2016年上半年,有計劃在北京進行電子車牌試點。

  雖然北京交通委強調,尚無徵收擁堵費的時間表,但是電子技術的完善,將使得擁堵費徵收的推行更進一步。

  電子車牌或北京試點

  “現在電子車牌技術已經在無錫進行了試點,順利的話,今年五六月份將在北京進行試點。”易華錄總裁林擁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易華錄是參與試點的企業之一。

  電子車牌就是在機動車輛上裝有一枚電子車牌標簽,通過高精度識別、高準確採集、高靈敏度的技術,得知進入某區域的車輛資訊。

  《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指出,市交通委、市發改委牽頭,會同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完善區域差別化停車收費制度;會同市環保局等部門根據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要求,研究城市低排放區交通擁堵費徵收方案,推廣使用智慧化車輛電子收費識別系統,引導降低中心城區車輛使用強度。

  電子車牌技術的成熟是徵收擁堵費的前提條件。

  據了解,今年年初,有多家電子車牌的廠家在無錫進行了試點。“目前,我們在大型運輸車輛上安裝了電子車牌。”參與此次試點的另一家企業中交北斗人士向記者透露。

  該人士還同時表示,試點中,其中有一項內容,就是監測無錫內環中的車輛。“大型貨車不允許進入到無錫內環,我們要通過技術手段,鎖定進入到無錫內環車輛的資訊。”

  而這一試點與北京擁堵費徵收的模式類似。

  “目前,從我們和公安部的合作情況上看,北京二環內,肯定是重點監測區域。”林擁軍表示,“還有其他PM2.5排放嚴重和擁堵情況較為嚴重的區域。從當前的設計方式上看,是計算在監控區域內待多少個小時就如何收費。”

  北京市交通委對此未予回應。

  缺少立法問題未解

  在無錫試點過程中,最先遇到的問題就是缺少立法,因而車輛配合度很低。

  “因為沒有立法,所以無法強制車輛安裝電子車牌。”前述中交北斗人士表示,“我們現在只能一家單位一家單位去談,希望使用大型車輛的單位能夠安裝電子車牌,配合試點。”

  “未來在一個城市中推廣電子車牌,收取擁堵費,必須要有規定和立法,強制安裝電子車牌,因此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該人士表示。

  此外,各地不同的電子車牌所使用的技術標準也不盡相同,但是這一問題已經獲得解決方案。

  不久前,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也表示,治理北京的交通擁堵需要有法律支撐,不管什麼手段,需要法律先行。

  容軍還對外表示,目前交通委已跟市人大溝通,將加快推動交通管理方面的立法,包括停車以及控制小客車使用強度的立法。

  容軍認為,收取交通擁堵費涉及多方面問題,比如收費方式、稽查方式、繳費方式、如何執法等,都需要研究測試。

  不過,北京交通委認為推行擁堵費還沒有時間表。

  據中商情報數據統計,2015年北京市汽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北京交管局曾經總結北京交通擁堵的原因,其中,機動車增長迅猛,交通流量持續攀升是第一成因。路網結構先天不足為第二成因。

  據了解,由公安部歸口,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起草的《汽車電子標識通用技術條件》徵求意見稿,已于2014年12月完成意見徵集,其中涉及電子車牌的內容。

  “目前交通部門規劃是在全國,有100萬個監測點。”易華錄林擁軍透露,“未來在全國出現擁堵城市的核心區域,都將使用電子車牌進行監測。”

  有機構統計,2015年第二季度,全國十大“堵城”中北京蟬聯榜首,而其他堵城依次為杭州、廣州、濟南、大連、哈爾濱、深圳、上海、重慶、成都。

  2014年國內汽車保有量從2004年的2400萬輛增長到1.37億輛。截至目前,全國有31個城市的汽車數量超過100萬輛,其中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廣州、蘇州、杭州等數十個城市汽車數量超過200萬輛。

  由於電子車牌領域未來引用的前途比較廣泛,因此國內已經有許多商家參與競爭。

  “光晶片就有三個廠家進行競爭。”參與競標的人士向記者透露。

  而基於電子車牌帶來的大數據,“有很多值得開發的功能。”該人士表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