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補貼持續收緊 新能源車市“鲇魚效應”突顯

發佈時間:2015-05-11 09:00:04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李戈  責任編輯:岳雅風

  政府補貼持續走低,正讓車企新能源之路愈發任重道遠。

  4月29日,財政部下發《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 政支援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宣告由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發改委(以下簡稱四部委)聯合製定的第三輪新能源車補助政策正式出臺。 根據新政策,未來五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給予補助並將補貼範圍從示範城市擴大到全國,但從2017年起,單車補貼數額“退坡”幅度 將較以往明顯加大。

  在新能源市場剛剛被打開之時,單車補貼數額驟降勢必引起業內熱議,雖然各方在補貼“退坡”是否有利於新能源發 展一事上眾議紛紜,但在企業未來發展方向話題上,業內專家均表示一致意見:補貼數額走低勢必引起一場“鲇魚效應”,新能源汽車行業充分的市場競爭即將到 來。如此形勢下,企業急需在提升自身品牌力、技術水準、配套設施等諸多方面加快腳步,以期提升自身實力,從而帶動全行業發展的質變。

  補貼收緊“不可怕”

  政策落地,硝煙四起。

  《通知》規定,我國政府將加速補貼“退坡”,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孵化期”即將迅速接近尾聲。

  上 汽乘用車新能源部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稱:“補貼走低的確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的市場競爭也一定會愈發激烈,這也必將引起新一 輪的‘大浪淘沙’。在弱者被淘汰的同時,強者才能脫穎而出。對於上汽新能源來説,這樣的時刻雖是挑戰,更是機遇。”

  另有北汽新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任何一個産業都不可能永遠靠政府的補貼持續下去,國家的補貼政策只是在市場發展和産業發展的初期起到扶持作用。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僅要靠國家政策的扶持,更要依託自身的實力,我們不可能永遠讓國家補貼下去。”

  比亞迪相關人士在回應記者採訪中稱:“補貼收緊並不會對新能源發展産生實質性影響,因為産業在發展、企業亦在逐步走向成熟,相信各家企業都已有辦法克服補貼收緊帶來的困難。”

  也 就是説,對於政策轉變,上述車企仍然保持樂觀,雖然補貼的“拐杖”越來越短,但展現“真刀真槍”的機遇也隨之而來。“補貼政策連年降低是常態,一方面,可 以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另一方面,財政補貼本身就只應對新能源發展起‘孵化’作用,不能像長期保姆那樣從一而終地扶持下去。總而言之,普惠政策無法檢驗一個 車企的真正實力,在即將來臨的市場競爭中,車企自身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汽車業知名評論員鐘師説道。

  政策變遷市場依舊

  實際上,政府補貼收窄早有預兆,只是收窄速度有些出人意料。

  2015 年元旦前夕,工信部發佈《關於公開徵求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援政策意見的通知》(徵求意見稿),預告2017年新能源補貼較 2016年降低10%、2019年較2017年降低10%的補貼調整。近5個月後,《通知》發佈,與徵求意見稿中的補貼數額相比,呈現翻倍下降。正因如 此,業內展開了廣泛討論。

  而在此前,根據2013年財政部和科技部發佈的《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消費者 購買新能源車型可享受的最大補貼額度為6萬元,2014年和2015年,補貼標準在2013年標準基礎上分別下降10%和20%。由此,與 2013~2015年相比,2016~2020年的補貼收緊幅度亦出現大幅下降。

  與之相應的,是2013年、2014年新能源車 型的大幅增長。根據中汽協發佈的數據,2013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在會議間隙透露,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1.76萬輛,同比增長 37.9%。2014年,我國新能源車型銷量更是迎來猛增——累計銷量達到7.5萬元,為2013年銷量的3.2倍。這也意味著,徘徊18年,新能源汽車 終於在我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不可否認,財政補貼對新能源汽車推廣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2014年,補貼已較2013年5%的幅 度收緊,卻並未對新能源銷量的爆髮式增長造成絲毫影響。而根據中汽協秘書長董揚的判斷,2015年新能源將維持現有增速,産銷或達10萬~15萬輛,50 萬輛目標將比原定計劃晚一年(2016年)實現。

  未來,補貼收緊幅度的確在增大,但逐步收緊的趨勢並未改變,也就是説,車企仍有 時間應對這一挑戰。目前,部分車企早有打算——面對外界關於補貼走低將引起總價上漲的猜測,上汽新能源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技術的日漸成熟,新能源車型 的製造成本也在逐年降低,在補貼逐漸收緊甚至停止之時,上汽新能源會用節約下來的成本補齊政府的補貼差額,消費者並不會感覺到價格上的差別。”

  競爭加劇亟待調整

  雖然整體新能源市場仍被看好,但這並不意味著車企就可以“坐以待斃”。除上述以成本差額補齊補貼差額的方法之外,車企更需要在産品佈局、配套設施建設、品牌實力提升等方面早作準備。

  首 先,車企需加速産品研發和佈局。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成員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真正拿得出手的好産品還不夠,這是首先要解決 的問題。”鐘師亦表示贊同:“在補貼縮減的局面下,如果車企不能爭氣、不能加快優質産品入市速度,將很難保持現有優勢。”

  目前,正在展開此項工作的企業有——比亞迪年內有5款新能源産品密集上市;奇瑞除在既有新能源領域繼續發力外,還將在年內推出插電混動車型;上汽則採取“三條路線一起走”戰略,同步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純電動汽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