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星期天

車企新一年紛紛調低銷量預期 哪家歡喜哪家愁(2)

發佈時間:2015-02-05 07:1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黃少華  責任編輯:王庭

  韓係美係法係“悶聲發大財”

  把韓係、美係和法係放在一起,不僅僅是因為篇幅問題,更是因為三者的共通點。

  去年,北京現代完成銷量112萬輛,將第四名攬入懷中,並確定了在第二陣營中的領先地位。2015年,雖然北京現代將目標保守制定為116萬輛,增長率僅為3.5%,但“北現速度”已經很難被超越;美係中的長安福特同樣增長很快,繼2013年高速增長60%之後,2014年繼續增長18%,成為車市最大的“黑馬”;法係中的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也快馬加鞭,去年8月把年度目標從65萬輛提升至70萬輛後,還是超額完成。今年,神龍汽車公佈了年銷80萬輛的目標,其中,東風標致品牌45萬輛,東風雪鐵龍35萬輛。

  這幾個品牌能夠“悶聲發大財”,説明中國汽車已經越來越多樣化,消費者越來越懂車,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喜好和預算來理性考慮,這也是中國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一個標誌。

  當然,對這幾個品牌來説,繼續挖掘自己的獨特優勢和品牌特性,仍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否則,品牌力難以支撐如此大的基盤,快速增長就可能曇花一現。

  自主品牌加速兩級分化

  “兩級分化”是自主品牌在過去一年的關鍵詞。其中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優秀的自主品牌和落後的自主品牌加速兩極分化;二是在自主品牌中,轎車和SUV市場的表現兩極分化。

  在過去一年裏,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57萬輛,同比增長4.1%,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1%,僅為38.4%。其中,自主品牌轎車銷量為277萬輛,同比下滑17.4%;SUV銷量為55萬輛,同比大漲50%。

  具體到各個品牌,包括長城、比亞迪在內的自主品牌銷量有所下滑,低於年初設定的目標。其中,長城的年銷量目標為89萬輛,實際銷量為73萬輛;而長安、傳祺等品牌則出現大幅增長,其中長安銷售54萬輛,增幅達38.5%。此外,還有一些諸如眾泰、華泰等小眾品牌,一直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這些品牌,已經錯過了中國汽車野蠻生長的原始階段,註定面臨被兼併或者重組的命運。

  “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叢林法則已經開始在自主品牌中生效。

  豪華車企風光不再

  銷售動輒上百萬元的豪車,卻還哭著喊著虧損要補貼,這樣的場景似乎非常難以想像。然而,卻真實地發生了。

  首先“揭竿而起”的是寶馬經銷商,最終以寶馬發放50億元的“大紅包”收場;心虛的奧迪、賓士和英菲尼迪,也先後以補貼的名義給經銷商發放過年的“大紅包”。豪華車企不是“活雷鋒”,發放“紅包”也不是因為有錢就任性,而是因為,目前經銷商普遍面臨兩大困境:一是單車價格下滑太多,導致賣車虧本;二是壓庫嚴重,最終庫存成為壓倒經銷商的“最後一根稻草”。

  經銷商的困境,其實是豪華車企困境的一個縮影。經過過去幾年快速發展,豪華車的銷量普遍翻了好幾番,但價格也隨之一落千丈,價格的無序競爭再加上中國政府的“八項規定”和反壟斷措施,讓曾經過慣了好日子的豪華車企風光不再。

  當然,這樣説是“縱向對比”,而不是“橫向對比”,否則非得氣死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的日係車企和自主品牌。既然價值回歸是大勢所趨,那麼,豪華車企和經銷商們就不要再想著“躺著掙錢”,只要站起來,過過“中産”的日子總是有的。畢竟,中國市場有1億多的汽車保有量,這些車終究要面臨升級換代,因此,豪華車企依然“錢”景廣闊。(記者 黃少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