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自主車京穗佔有率僅10% 凸顯品牌高端化軟肋

發佈時間:2014-12-25 09:4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衛琰  責任編輯:岳雅風

  12月20日,廣汽傳祺新一輪高端化戰略下的首款B級車型GA6正式上市。除了廣汽,北汽、華晨、長城、奇瑞、吉利等多個自主品牌下半年均掀起了高端化浪潮。

  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目前廣汽傳祺的品質已經能夠和合資品牌抗衡。”然而,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在北京、廣州市場,自主品牌佔有率僅10%左右。

  多年來,自主品牌形成了一個衡量産品品質的標準,即能否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但據美國一份消費者調查報告,在購車時選擇中國産汽車的消費者僅佔18%。

  然而,品質的提升和保持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用於汽車召回的費用高達1萬億美元。不過從豐田、通用等跨國品牌的發展歷程來看,全球大規模召回並沒有對其品牌帶來太大的影響,反而刺激了企業對産品品質的不斷提升。這對躊躇滿志正在進行品牌高端化突圍的自主品牌而言,或許具有借鑒意義。

  國産車在美接受度不足兩成

  11月7日,華晨汽車中高端品牌華頌正式公佈,首款車型華頌7同步亮相。同時,華頌品牌旗下C級轎車也步入研發階段。半個月後,在廣州車展上,北汽集團依託賓士E級車平臺打造的高端轎車D80正式亮相,有望于明年上市。進入12月,吉利汽車發佈B級轎車GC9,廣汽傳祺B級轎車GA6也上市開售。

  在不少自主品牌車企人士看來,和上一輪吉利、奇瑞引領的自主品牌高端化相比,目前自主品牌品質已經得到了根本性提升,具備了高端突圍的産品條件。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在消費者對品質要求更高的一二線市場,自主品牌的佔有率較低,比如北京、廣州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僅10%左右。

  根據美國消費者調查報告,44%的美國消費者在購車時會考慮原産地和品牌,選擇原産美國的消費者佔比91%,選擇德國的佔67%,選擇日本的佔66%,而選擇中國産汽車的僅佔18%。

  不僅如此,根據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數據,中國汽車出口前十的國家主要為伊朗、阿爾及利亞、哥倫比亞、埃及、智利、伊拉克等發展中國家,並沒有發達國家的身影。

  “導致中國品牌國外接受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過關。”南韓産業研究員李吭九認為。

  品質提升任重道遠

  但品質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國家資訊中心資訊資源部主任徐長明表示:“品質的提升要經歷可靠性、品質和性能提升三部曲。”經過産品換代、品質提高、價格提升,最終實現品牌的高端化突圍。

  目前,中國品牌依然處於品質打造的第一個階段。根據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數據,近年來我國自主品牌的新車故障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依然高於合資品牌。2013年自主品牌新車故障率為155PP100(每百輛車的問題數),而合資品牌僅為104PP100。

  徐長明指出,南韓現代可以作為自主品牌的參考樣板。現代汽車在華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已經擁有了年銷售超百萬的規模,但依然未能實現品牌的高端化,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市場認可度不夠。換言之,其産品的品質依然未能滿足品牌高端化的要求。比如,2013年某韓係品牌的主銷車型價格在7萬~8萬元,而某日係品牌同樣級別主銷車型價格為11萬~12萬元。

  自主品牌在打造品質的同時,保持産品品質的持久性也是一大難題。而從豐田、通用等跨國品牌的發展歷程來看,全球大規模召回並沒有對其品牌帶來太大的影響,反而刺激了企業對産品品質的不斷提升。

  2008年,豐田發生了該品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召回事件,今年通用也在全球發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召回。

  “每年全球用於汽車召回的費用高達1萬億美元。”李吭九説。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認為,目前我國自主品牌正在遭遇寒冬,此時更應該耐得住寂寞,把好品質關,這才是推動銷量長期增長,實現品牌高端化突圍的關鍵。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