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插電混動車熱銷引爭議 車企加大技術投入

發佈時間:2014-12-15 09:55:17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丁玲  責任編輯:岳雅風

  人紅是非多,汽車行業也不例外。這一次插電式混合動力成為是非的“靶心”。

  數據顯示,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倍。1-1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産5.67萬輛,同比增長5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産 2.58萬輛,同比增長近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産1.36萬輛,同比增長近25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産7363輛,同比增長188%,插電式混合動 力商用車生産9949輛,同比增長245%。

  數據的背後是,鋻於純電動車的市場接受度、技術及配套設施成熟度的影響,大部分電動車流向租賃和計程車市場,真正私人購買很少。與此同時,在上海,因為能 夠獲得免費牌照以及補貼,以比亞迪秦為代表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佔據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絕對優勢。但這卻引來了對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只用油不用電, 無法保證政府預想的環保目標”的質疑。

  一時間,關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否應該獲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爭議甚囂塵上。

  “上帝”的選擇

  贊同者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可用電也可用油,如有更長的里程需求,純電結合混動一起使用。短途用電、長途用油,很好地解決了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里程憂慮 問題。反對者則認為,在充電及配套設施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給予新能源車牌及補貼政策,不僅對環保沒有任何實質貢獻,還會誤導消費者, 更加不利於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進步。

  對此現象,12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直言:“一味指責消費者並不可取,是無能的表現,政府應該加大充電樁建設的力度。”電動 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透露:“據我們調查,只要是有充電樁的地方,90%是在使用狀態。”他認為,比亞迪秦是中國目前最好的新能源汽車,也是中國 在世界上最獨特的新能源車型,對於中國新能源汽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消費者的選擇顯示其對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態度。以比亞迪為例,11月,比亞迪秦銷量為1753輛,環比增長3%,1-11月累計銷量達12928輛。比亞迪 另一款純電動車型e6的11月銷量僅為229輛,環比增長15%,1-11月累計銷售2432輛,不足秦累計銷量的兩成。

  據悉,上海最大的兩家比亞迪店,單店一個月秦就能賣五六百輛。實際上,在上海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入圍車型裏,消費者可選車型還有上汽插電式榮威550、特斯 拉和東風日産的晨風。相比這幾款車,比亞迪秦在技術、價格、品牌方面並不存在絕對優勢,但卻賣得最好。原因除了政府補貼、免費牌照,還有就是既用電,還能 加油行駛。

  比亞迪汽車銷售副總經理李雲飛在其署名文章《我們有話説》中指出,對個人消費者而言,插電式混動車是最好的選擇,這一點,市場已經檢驗。“要以消費者和老 百姓的需求為導向,不是説企業有什麼産品,就主推什麼産品,從而抵制其他類型的産品。對企業而言,消費者就是上帝;對政府而言,老百姓就是天;漠視消費者 的需求和選擇,就是耍流氓!”

  車企青睞混動

  按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群)申報計劃,2013-2015年39個推廣應用城市(群)將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3.6萬輛。據統計,從2013年1月 至2014年9月底,39個推廣應用城市(群)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86萬輛,其中2014年1-9月推廣2.05萬輛。照此計算,2015年新能源汽 車若要達到目標推廣量,至少需要推廣約30萬輛。

  政策也再次施壓。10月16日,工信部、發改委等五部委聯合發佈了 《關於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提出將對“達不到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車型停産、限産”等五項處罰措施。上一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 企業的擴産項目,將不給予辦理,該規定自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車企不得不做出選擇。越來越多的車企對混合動力技術加大投入。近期,吉利宣佈與科力遠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混合動力技術。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在2018年之前開工混合動力。北京現代也計劃將投放3款混動車型,以降低企業平均油耗。

  當然並不是所有相關方都看好混合動力,比如北京市政府。在2014年1月公佈的《北京市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管理辦法》(下稱《辦法》)中並未將插電式混 合動力汽車納入補貼範圍中。儘管7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將廢止新能源汽車地方推廣目錄。不過至今,北京市依然沒有對插 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進行補貼。

  毋庸置疑,比亞迪的模式在市場中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但需要提醒的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逐步退出的時候,新能源汽車市場需要考慮如何實現持續增長。2014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在2013年基礎上下降5%,2015年則在2013年標準基礎上下降10%。

  與此同時,國外車企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亦虎視眈眈。除了掌握混合動力核心技術的豐田,大眾、寶馬也在中國市場積極為插電混動産品做準備。2014年廣州車展 上,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康思遠表示:“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一些新能源汽車,比如BMW 530L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能夠在一些限制牌照發放的大城市獲得新能源車專用車牌。”

  一旦新能源汽車市場完全打開,中國汽車企業遭遇的衝擊不堪設想。留給中國車企們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逆轉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