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汽車“三包”今日聽證 專家建議先出臺再完善

發佈時間:2014-11-14 08:23:11  來源:蓋世汽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凡

  汽車“三包”將在今天舉行立法聽證,儘管草案中的不少條款仍有爭議,但業內專家在接受中新網汽車頻道採訪時表示,汽車三包法規的完善需要時間和過程,在當前汽車産品投訴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已經難産了七年的汽車“三包“宜儘快出臺。

  汽車“三包”七年不決

  所謂的“三包”是指零售商業企業對所售商品實行“包修、包換、包退”的簡稱。目前,國內已將電腦、電視、空調等共有22種産品列入“三包”範圍。但汽車産品“三包”在2004年底徵求過意見後,卻在各方爭議和博弈中一直拖延不決。

  近幾年中國汽車消費快速增長,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市場,與之相隨的則是居高不下的投訴率。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汽車行業投訴 量同比上升51.1%,創歷史新高,是所有投訴商品中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其中,6個月以內新車用戶的投訴比例佔投訴總量的60%以上,汽車投訴主要集中 于價格5萬—20萬元的汽車産品。

  沒有“三包”的保障,汽車消費維權成為一大難點和熱點,車主維權無門,在鬧市砸車泄憤,“詆毀”汽車品牌信譽的報道頻頻出現。

  廠商、協會多有顧慮

  汽車廠商的反對聲是導致汽車三包難 産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缺乏核心技術的國內汽車廠商而言,“低成本”仍是其核心競爭力。不少廠商和經銷商擔心,如果執行“三包”運營成本會大大提高。對於 自主品牌汽車而言,“三包”更像是一場噩夢,汽車投訴案例集中的5萬—20萬元價格區間車型,大部分來自自主品牌。保護自主品牌汽車,為其創造相對“寬 松”的市場環境,成為主管部門在推行汽車“三包”時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作為行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汽車三包的出臺持質疑態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本月中旬撰文表示,汽車産品不同於一般生活消費 品,其技術複雜、製造成本高、價值鏈長,以及使用環境複雜、管理涉及面廣等,使得汽車産品實施“三包”面臨著“舉證難”、“鑒定難”、“索賠難”等諸多問 題。現在國內權威的第三方鑒定機構體系尚未建立,難以對汽車産品品質問題和性能故障做出科學、準確、公正的鑒定,全面實施汽車産品“三包”的條件不完全具 備。

  不過汽車評論員賈新光卻認為,汽車三包並不需要依賴於檢測之類的技術性規定,因為在美國等國家,新車維修超過四次即可無條件退款。賈新光表示,在汽車消費上國外傾向於先保護消費者,但我國卻過多考慮到廠商的利益,所以”三包”難以出臺。

  “三包”法案效果存疑

  即便汽車三包立法草案《家用汽車産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徵求意見稿順利通過聽證,並最終成法,其維權效果依然存疑。

  例如,《徵求意見稿》第二十條規定,“家用汽車産品的三包有效期自銷售商開具購車發票之日起計算。”但實際上,消費者購車時,開具發票時間和提前時間不一致早已是常態。如果以發票開具時間計算,三包期將縮水不少。

  第二十三條規定,“産品售出後30日之內,出現因産品品質問題而産生的……嚴重安全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退貨、更換、修理。消費者要求退貨 的,銷售商應當負責免費退貨。”但實際上,不少消費者反映,30天的時間連用車手續都辦完不,可能還沒用上車退換期限就已經過了。即便能正常使用,30天 內也難看出品質好壞。

  而在汽車品質問題的鑒定上,《徵求意見稿》仍要求當消費者與經營者在品質問題和故障認定不一致時,要“委託專業結構進行鑒定”。而這一點恰恰是 多年來汽車維權的難點所在。一是國內具有汽車方面鑒定資質的機構少之又少;二是鑒定需要動輒幾萬甚至十幾萬的高昂費用,消費者難以承受;三是鑒定機構通常 不接受單方面委託,消費者要拿車去鑒定,還要先徵得汽車廠商的書面同意,其難度可想而知。

  專家:先出臺 再完善

  著名汽車評論員蘇暉在接受中新網汽車頻道採訪時認為,“三包”對中國汽車行業而言將是一件大事。一是使汽車消費者有了一部維權的法,二是將促使汽車製造商更加重視産品品質,進而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

  他表示,汽車三包已經拖了太長時間,儘管目前草案仍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但經過聽證和修改後,還是應該儘早出臺。“先出臺,再完善,有總要比沒有好。沒有哪部法律一齣臺就是完善的,如果總是修修改改,搞不好又要一拖好幾年。”蘇暉説。

  他認為,目前的《徵求意見稿》需要出細則來幫助解釋,“比如誰來擔當所謂的第三方權威機構,比如‘嚴重故障’這類表述如何理解,非要自燃才算嚴重故障嗎?”

  亞洲製造業協會秘書長羅軍也認為,主管部門應該充分聽取各方反饋的意見,重視完善草案的不足之處。“一部法規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必然要經歷一個博弈和完善的過程,但出臺總歸是件好事。”

  汽車“三包“可能會給日子本就不好過的自主品牌帶來更大壓力,但蘇暉表示,自主品牌應該以此為契機,尋求技術和品質上的突破,不然永遠“長不大”。“如果連三包都不敢承諾,怎麼走出國門,跟世界品牌競爭?”

  對於如果執行汽車“三包“,會使一些自主品牌汽車倒閉説法,蘇暉認為是杞人憂天。“困難會有,但問題不大。中國13億人口的市場,大城市不買二三線城市買,二三線城市不買農村買,剛性需求擺在那兒,什麼時候見過中國有倒閉的汽車廠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