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投人”,一家上市公司高管的格局會影響這家企業的前途,也間接地影響到投資者的“錢途”。國內不乏一些成功企業的繼任者新官上任“三把火”將前任鋪好的路燒得一乾二淨,最終企業由輝煌走向衰退。
長安汽車作為2014年中國品牌領軍企業,亦是有著漂亮業績的汽車類上市公司。臨近歲末悄然換帥,公司副總裁朱華榮接替張寶林擔任長安汽車總裁一職,資本市場以多次拉升公司股價來歡迎新總裁就任。
而朱華榮並沒有讓外界失望,就任不足兩月的他近日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明確了“蕭規曹隨”的態度,以“不折騰”三個字發佈其行動綱領,將延續前任們制定的2020戰略和T138戰略。
技術出身、口才了得的朱華榮面對記者,侃侃而談當前長安等自主品牌遇到的溢價低的困境,而又清醒地認識到品牌提升急不來,並道出了長安停掉高端品牌的現實因素。
對於國內上市車企在資本市場較為低調的作風,朱華榮坦言過去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做得不夠,未來將加強這方面工作,特別是關注中小股東利益。
自主業務由質疑到收穫
在過去的6年間,長安汽車花費鉅資為自主業務搭建形成了重慶、上海、北京、義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諾丁漢、美國底特律等“五國九地”的研發格局,鉅額的研發投入多年來嚴重拖累了長安汽車財報,也使得其備受股民與媒體的質疑。
“我們也很難受,經常受到各方面壓力,”朱華榮告訴記者,過去國家在國有企業考核過程中看重企業收入和規模的增長,這樣的導向決定了長安很早就開始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壓力很大。
當然,汽車行業向來是有投入就有好的回報。得益於多年研發投入轉化為一系列新車的頻頻推出,2014年長安汽車再次打了翻身仗,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77萬輛,同比增長39%,增速高於行業33%,成為中國品牌的“新旗手”。
也就在剛過去的2015年1月份,長安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達到12萬輛,同比增長62%。“長安自主品牌在2014年基本實現了盈利,2015年的目標肯定是盈利,”朱華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