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汽車 > 金融保險 > 正文

商車改革首年超6成 險企車險承保虧損加深

發佈時間:2016-05-03 09:41:0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路英  責任編輯:王磊

  隨著非上市險企年報陸續公佈,經歷去年商業車險改革試點後的財險公司的車險經營數據成為業內關注焦點。《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28日,44家主營車險業務的財險公司中27家已公佈2015年年報。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公佈年報的27家險企中總體經營虧損的公司僅7家,但從主營業務來看,車險承保盈利的險企卻僅有人保、平安、太保、太平、陽光5家,中小險企全面虧損。其中,車險承保虧損額較高的均為中資非上市財險公司,永城財險、中銀保險、安誠財險、信達財險、紫金財險、亞太財險等排在虧損名單前列,虧損額均超過2.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總體經營虧損的財險公司中合資險企居多,但車險虧損額度較高的均為中資財險公司。

  “如果後面三個季度市場沒有向好的變化,投資這個輪子轉不起來,承保又是這種狀況,今年大部分財險公司或將面臨虧損。”一位中小財險公司總經理對記者表示。

  根據保監會日前公佈的業績報告,一季度財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133.77億元,同比減少76.97億元,下降36.52%。多位險企高層對記者表示,這與投資收益大幅減少有關,去年資本市場基數高於往年也是原因之一。

  逾九成利潤進“老三家”口袋

  從總體經營情況來看,財險公司經營分化明顯,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老三家”財險公司盈利較高,多數中小險企雖然免於虧損但凈利潤有限,虧損公司多為合資公司及新成立中小公司。數據顯示,統計中的27家公司2015年共實現凈利潤423億元,“老三家”凈利潤共計392億元,佔比約93%;其他24家公司凈利潤共計31億元,佔比約7%。

  其中,人保財險2015年凈利潤213億元,同增44.4%;平安財險凈利潤126億元,同增43.1%;太保財險凈利潤53億元,同增430%。陽光産險今年雖然凈利潤同增75%,但21億元的凈利潤仍無法與“老三家”站在同一梯隊。

  另外,第二梯隊中盈利靠前的還有華泰財險凈利潤7.53億元,同增48%;太平財險凈利潤6.6億元,同增69%。除此之外,總體盈利的公司還有中銀保險、富德生命財險、安誠財險等14家,但盈利總額不足1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銀保險2014年凈利潤為4.6億元,而去年僅為2.72億元,同比下降41%。觀其車險數據,承保虧損3.7億元,較2014年增加2.5億元或是主要原因。

  2015年總體虧損的財險公司包括利寶互助虧損約1.6億元、國泰財險虧損1.5億元、富邦財險虧損1.2億元,此三家公司均為合資財險公司;另外去年剛成立的合眾財險、恒邦財險及2013年成立的北部灣財險尚處於虧損期,虧損額均不足1億元。除此之外,步入第11個年頭的亞太財險去年也仍在虧損。

  業內人士分析,得益於資本市場高收益,去年多數財産險公司在車險虧損加深的情況下總體盈利,但這種狀況並不穩定,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股災、資産荒等將影響今年險企的總體收入水準。

  據統計,上述27家財險公司中,去年車險承保盈利同比增加的僅9家,虧損加深即同比負增長的有16家,佔比超過6成,另有兩家新公司無同比數據。

  其中,人保財險車險盈利73.9億元,同比增加95%;太保財險車險盈利13.7億元,同增212%;太平財險車險盈利1.9億元,同增533%;陽光財險車險承保扭虧為盈1.4億元,同增300%。另外,國泰財險、北部灣財險、渤海財險、利寶互助、泰山財險5家公司仍在虧損,但較去年虧損收窄。

  2015年車險虧損增幅較高的險企中,中銀保險車險虧損3.7億元,同增185%,虧損增幅在27家公司中居首;中意財險車險虧損0.4億元,同增135%;鑫安汽車車險虧損0.8億元,同增100%;誠泰財險車險虧損1.8億元,同增91%;安誠財險虧損3.05億元,同增79%;富德生命財險虧損1.9億元,同增46%;亞太財險虧損2.59億元,同增44%。

  27家已公佈數據的財險公司中,車險虧損額較高的公司為永城財險、中銀保險、信達財險、安誠財險、資金財險、亞太財險、長安責任,虧損額分別為5.1億元、3.7億元、3.1億元、3.05億元、2.9億元、2.59億元、2億元。其中,永城財險車險的虧損額達到註冊資本的四分之一左右。

  商車改革考驗中小險企承保能力

  2015年6月1日,商業車險改革試點在黑龍江、山東、廣西、重慶、陜西、青島6個地區全面落地,保險公司開始銷售新的商業車險産品,執行新的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2016年1月1日起,改革試點增加天津、內蒙古、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青海、寧夏、新疆12個地區。據媒體報道,商車改革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全國鋪開,從年報數據來看,這對中小公司將是不小的挑戰。

  近日,有消息稱多份涉及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的文件已下發至保險公司,其中全國推廣版的商業車險基準費率方案、承保及理賠實務要點等首次浮出水面。有業內人士表示,商車改革要求險企競爭更加市場化,這更加不利於中小保險公司車險業務的經營。根據目前已披露年報數據的27家險企經營情況看,車險業務幾乎全部虧損。

  根據保監會最新公佈數據,今年一季度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389.36億元,同比減少481.51億元,下降55.29%。其中,財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133.77億元,同比減少76.97億元,下降36.52%。除此之外,根據保監會公佈資料,今年一季度資金運用收益率水準下降,産險業務賠款支出上升,累計賠款支出1075.95億元,同比增長17.65%。

  “一季度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收益大幅減少,和承保相關不大。”上述中小財險公司總經理表示。

  “一般情況下,一季度是業務高峰,業務開支較大同時投資環境不佳,投資收益欠佳而分紅水準和萬能結算率剛性強都會擠壓公司利潤。一季度報表難以直接推斷全年經營情況。”一位保險控股公司總經理表示。

  儘管如此,記者採訪的多數管理層認為商車改革利好“老三家”這樣的機構健全、人員齊備的大型公司。

  “中小公司的運營成本、保單獲取成本比大公司要高,外部環境相同的情況下,小公司必定要虧損,並且,有些中小公司也會因為管理不到位、審核不嚴格等原因導致賠付率較高。”一位業內人士説。

  富邦財險在年報償付能力變動中解釋,受費改因素影響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機構持續鋪設進度不如預期導致本年虧損12138萬元,綜合以上原因使得本年實際資本增加21816萬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