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官方降價、調整全年銷售目標一時間成為諸多廠家或主動應對危機、或被迫順應大勢的無奈選擇。
而背負經營壓力的經銷商也成為官降最直接的受益者。由於指導價調低,經銷商的進貨價也隨之降低,這讓經銷商們在促銷時更有迴旋餘地,而不至於批零倒挂越賣越虧,情況好的還能確保合理盈利。
“低於市場指導價賣車即為價格倒挂,當前市場倒挂賣車現象很嚴重,經銷商甚至是賠本賺吆喝。而之所以會出現此局面,也説明在售的部分合資品牌車型定價要高於市場預期值。”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直言,當前主流品牌經銷商建店需要數千萬甚至上億元資金,但後期成本回籠則需要數年時間,這變相等同於是廠商把經銷商捆綁在一起。“廠商為了保證自身利益,就脅迫經銷商讓利降價售車,而處於弱勢地位的經銷商又不得不為之,從而導致市場處於非健康狀態。”
經銷商生存難
“廠家與經銷商都有困難,廠家是盈利多少的問題,但經銷商卻是能否生存下去的問題,這不是一個層面的概念。”蘇暉認為,急需調整二者的關係,也意味著對於新版《辦法》的出臺有了更切實的需求。
數據顯示,2015年4月庫存預警指數為60.5%,比3月上升了7.0個百分點,處於警戒線水準以上。繼2014年年底經銷商陷入生存困境之後,進入2015年經銷商的經營狀況也始終未能得到緩解。
今年4月,擁有17家4S店的河南涌鑫集團轟然倒塌;4月23日,江蘇省物價局也以價格壟斷對賓士公司及部分相關經銷商分別做出3.5億元和786.9萬元的罰款。在汽車經銷商被扣上暴利、壟斷經營的帽子之下,卻是日漸入不敷出的艱難行情。
“經銷商處於生死關頭,致使經銷商與生産(供應)企業矛盾不斷激化,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汽車流通協會在4月17日向商務部遞交的《關於儘快出臺<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的報告》中慷慨陳詞,表示,“廣大汽車經銷商強烈呼籲和期盼新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儘快出臺。”然而,時隔一個多月,汽車流通協會仍未收到商務部的回函。
此外,“中國即將在7月結束加入WTO之後長達15年的關稅保護期,這對市場的影響不可預期。”蘇暉擔心,“如果新版《辦法》出臺後與到時的市場不適應,政策還怎麼出?”
根據入世協定,整車最終約束稅率為25%,零部件最終約束稅率為10%。事實上,早在2006年7月1日,中國已將小轎車、越野車、小客車整車的進口稅率由28%降至25%,車身、底盤、中低排量汽油發動機等零部件進口稅率由13.8%-16.4%降至10%。按理説保護期的結束對於汽車市場的衝擊幾乎為零,但在實際採訪中,不少經銷商卻仍對此十分謹慎。“有消費者諮詢7月以後車價會不會更低,持幣待購的心態是真實存在的。”一位亞市進口車經銷商稱,這樣的心態對7月之前的成交量都會有影響。在生存堪憂的環境下,一切可能利空的消息都讓經銷商們戰戰兢兢。
新版《辦法》的出臺已經從2008年拖到現在,還要讓市場等多久,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