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決定未來中國人汽車出行的因素有哪些?

發佈時間:2016-06-12 14:42:25  來源:汽車商業評論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在接受全球汽車工業影響的同時,中國也有了將引領全球汽車工業的發展的重大機遇,關注未來的中國汽車出行,可以窺測全球的變化。

  2009年,中國市場的汽車産銷規模超過美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15年,中國汽車新車銷量更是佔到全球汽車銷量的27.9%,比重超過四分之一。

  作為全球最為重要的汽車市場,中國擁有最多的汽車品牌數量,最為龐大的新車投放規模,最大的汽車産銷量,以及最為豐厚的汽車産業利潤。但是,回顧過往,中國對全球汽車工業的發展到底起了什麼推動作用呢?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一直以來,我們都以學生的心態,學習海外的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從工廠與流水線的建設,零部件供應體系的搭建,分銷與售後服務渠道的建立,乃至新車的設計與研發,等等。

  近些年,確實有不少合資公司在中國建立了世界級的研發中心,但這些研發中心的作用更多是承擔海外車型及本地特供車型的研發,在管理模式上,並沒有形成可供全球其他國家與地區學習的特色與經驗。簡而言之,在與全球汽車工業的互動中,中國並沒有扮演引導與推動的角色。

  然而,隨著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增大,以及技術與社會的進步,這種互動關係將發生變化:在接受全球汽車工業影響的同時,中國也有了將引領全球汽車工業的發展的重大機遇。俗語雲,一葉知秋。我們相信,關注未來的中國汽車出行,可以窺測全球的變化。

  首先,我們來看看影響未來中國汽車出行的因素。

  1.環境與能源帶來的壓力。目前,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與溫室氣體排放國。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報告,到2025年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將達到4.3億輛,這些車的石油需求可能佔到目前世界石油産量的四分之一。

  按當前的傳統汽車發展路徑來計算,到2025年,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都不能承受其重。中國城市的霧霾與擁堵問題也是讓各大城市不堪重負的一個誘因,一些情況嚴重的一、二線城市,不得不採用行政手段強行抑制車輛的增長和使用。

  2.産業鏈的更新完善。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中低端的傳統動力汽車領域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産業鏈,足以支援國內自主品牌的競爭力。近兩年諸如吉利、長城、長安等國産品牌的市場表現也足以印證。

  從政府層面來講,打造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智慧駕駛、網聯汽車産業也列入《中國製造2025》戰略。産業鏈的逐步完善,汽車製造的門檻下降,會讓中國市場所有的參與者們受益。

  3.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把線上活動從固定的終端設備向移動終端設備中擴展,讓分享經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應運而生的,是大量的汽車分享應用,比如滴滴出行、易到用車等等。

  當然對於汽車行業來説,帶來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車聯網、智慧網聯等互聯互通技術的進步,它們將革命性地改變我們對於汽車的認識與理解。

  4.消費者偏好的改變。根據德勤《變化中的交通模式》中的研究,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消費者,對自動化汽車有更濃厚的興趣,更願意嘗試網際網路應用軟體,對替代性動力總成也有著更高的期望。

  TNS新華信的研究也顯示,新一代90後消費者,相比他們的先輩,似乎並不在意汽車的所有權,反而更重視汽車使用過程中的便捷性。

  未來,中國汽車出行的方向究竟是什麼?

  我們認為,未來的出行將一改傳統能源、人工駕駛、單機、擁有為特徵的汽車交通工具,轉為以新能源、智慧駕駛、互聯、共用為特徵的智慧移動服務。這種轉變將逐步演變,發展過程中需要不停地掃除技術、倫理、法律方面的障礙。未來在某些領域,也有可能會産生新的需求與趨勢。

  基於同樣的思考,一些傳統車企紛紛轉型,探索通向未來的汽車出行方式。日前,通用汽車公司公佈全新戰略規劃,除了在自動駕駛、車輛共用、燃料電池推進、新材料和製造技術應用、強化集團核心業務方面進行全面部署外,還提出將著力為消費者打造未來出行方式,等等。

  同時,新進入者也圍繞這幾個領域進行著顛覆性的創新。比如,特斯拉、蔚來汽車、和諧富騰等圍繞新能源創新,谷歌與百度圍繞無人駕駛創新,阿裏YunOS與蘋果CarPlay圍繞互聯智慧系統創新,Uber與滴滴出行圍繞汽車共用創新等等。

  一個全新的時代已悄然而至,不管你有否察覺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