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新能源汽車需要正面的示範效應

發佈時間:2016-01-20 10:11:2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祝乃娟  責任編輯:王庭

  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一直是城市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在冬季霧霾天增多的背景下尤甚。一些業內的記者擔憂的是,國家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投入了巨大補貼,但這些補貼是否都有效率?根據相關記者核算,2015年33萬輛的市場銷量,政府投入的補貼預估至少300億元。

  補貼經常作為一種扶持産業發展的手段,因為不少産業發展之初慣於向政府要補貼,而政府投入大量補貼也是一種最簡便的方法,但是補貼中包含的這種委託代理關係決定了它一定會存在道德風險。

  我國新能源汽車“叫好不叫座”的問題,恐怕不是大量補貼能夠解決的。現實中,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存在很多障礙。首先,它的産業發展一開始似乎就被設定了應對霧霾、空氣污染、減少尾氣等功能性目標,因此,各方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注都需要有更重要的話題來引爆,比如油價高,再比如城市油氣品質導致尾氣污染、霧霾等。對於這一行業發展,仍然缺乏一個堅定的決心。

  而且,一旦像現在國際油價走上下行通道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話題似乎又若有若無了。其次,是一些現實性的技術問題導致人們難以選擇新能源汽車,比如充電樁少,即使是不同品牌的車充電介面也存在不統一的問題,還有高端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可能多一些,而低端一些的品牌,大城市裏充電樁也寥寥無幾。再有,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往往不如傳統燃油汽車,在城裏還存在停車難、購車難等問題。在一些限購的城市裏,新能源汽車儘管不需要搖號,但人們的採購熱情也不高。

  既有實際使用困難,也屬於觀念的問題,國家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需要做得更多,除了解決以上那些技術性問題以外,恐怕還要不斷普及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知識與好處,培養人們的正確觀念。中國人的汽車消費歷來都偏好大排量汽車,不少家庭選擇經濟型轎車主要還是受到家庭收入的約束,而不是出於環保的考慮,因為汽車仍被視為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而不完全是交通工具。因此,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生産製造也比美歐晚,這不僅是由於我國汽車工業整體發展所限,也是因為消費者觀念與採購偏好所致。

  坦白説,人們都知道霧霾的壞處,以及自己所處環境不斷變壞帶來的不利影響,但是本質上環境問題面臨一種“公地悲劇”,人人身在其中,但卻不願從我做起,個體擔心自己為環境所作出的努力被他們搭便車,也擔心自己的改變實際上並不能為環境帶來什麼本質性改觀。這就需要不斷的普及新能源的知識與好處,呼籲人們一同努力為環境治理作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

  這種觀念不僅需要普及,也需要通過實際行動去喚醒,比如各地的公車改革一直都圍繞公車改為車補的話題,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涉及並不多,相信倫敦市長曾經乘坐地鐵和騎自行車上班的經歷許多人都還有印象,在推廣新能源交通工具方面,政府也應該做出表率,起到正面的示範作用,尤其是在行政地位高的大城市,更應如此。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