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半年的市場頹勢令多數汽車廠商措手不及,到四季度增速反轉,今年中國車市的變化讓人瞠目結舌。儘管年終的銷量數據尚未出爐,但從前11個月來 看,中國車市正在走出低谷。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下半年政策的推動以及市場的變化讓大部分車企松了一口氣,車市調整已勢在必行,未來結構的變化將成為主旋 律。
車市收官增速逆轉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1月,國內汽車銷量相比10月有更大幅度增長。11月我國汽車産銷同比增長17.74% 和19.99%。其中乘用車産銷同比增長21.55%、23.74%。1-11月,我國汽車銷量為2178.66萬輛,同比增長3.34%。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表示:“2015年全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幅將維持在3%,儘管政策給力,但去年12月我國汽車産銷量基數較高,這就決定了今年12月的汽車産銷數字同比增長不會太明顯,全年增長率在3%的可能性比較大。”
事實上,中國車市在今年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變化。今年初,中汽協發佈去年産銷數據的時候就曾提到,今年我國汽車增速將與我國GDP增速基本一致,約為 7%。然而,隨著中國經濟調整的加劇,汽車增量階段性低潮成為現階段中國汽車市場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年中,中汽協將市場增速預測調整至3%。但下半年 車市銷量的下滑並未停止,1-9月,我國汽車銷量累計增長率僅為0.3%,勉強維持正增長。
今年9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對購買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的 優惠政策。這種政策的推動終於讓連續9個月的車市驚險下滑局面得到緩解。今年10月,我國汽車産銷同比增長7.06%、11.79%。其中乘用車産銷同比 增長8.06%、13.34%。
自主品牌份額提升
與車市整體低迷不同,在經歷了去年市場份額12個月連降的自主品牌,今年迎來了春天。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銷量 達767.83萬輛,同比增長14.1%;市場份額佔比達41.1%,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除日係車外,其他外資品牌市場份額整體均呈下滑態勢,自主品牌 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搶佔外資品牌的市場份額。
值得關注的是,提升的不僅僅是市場份額,今年絕大多數自主品牌車企都能順利完成年銷量目標,而合資品牌車企則大部分難以完成。今年前11個月,長安、吉利、江淮三家自主品牌車企已提前完成年度銷量目標。
據悉,自主品牌車企今年普遍加大了在SUV市場的佈局,這也是自主品牌乘用車崛起的強勁動力。以國內SUV龍頭長城汽車為例,11月乘用車銷量達9 萬輛,同比增長20.7%,環比增長12.1%。其中,SUV銷量達7.4萬輛,同比增長25.2%。特別是經典SUV車型哈弗H6,11月銷量一舉突破 4萬輛大關,同比增速高達30%。
業內專家表示,自主品牌歷經多年的發展磨礪,在研發、車型設計、造車品質與服務等多個方面都已有顯著提高,加之其較好的性價比,未來自主品牌將迎得更多認可。
雙輪驅動格局形成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車市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轎車市場開始出現連續的銷量下滑;SUV整體逆市增長;MPV增速開始逐漸回落;而新能源汽車則迎來了爆發期。處於格局變化中的車企,也在今年開始産業結構調整,産品重心逐漸向SUV和新能源汽車産品轉移。
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SUV車型持續熱銷,1-11月乘用車累計銷售1868.13萬輛,同比增長5.89%,其中SUV銷售542.24萬 輛,同比增長51.12%。毫無疑問,國內SUV這一細分市場火爆依舊。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甚至包括進口車在內,均在大量投放SUV産品。業內 人士普遍認為,SUV驅動整體市場增長將是企業結構轉變的一個真實寫照。
與此同時,各企業紛紛加碼新能源車以拉低企業的平均油耗。僅在今年,就有上汽、長城、長安等多個自主品牌在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用於加碼新能源汽車。今 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産20.69萬輛,同比增長3倍。中汽協預測,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22萬輛,有望登上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 一的位置。
汽車業知名分析師張志勇認為,雖然新能源車在推廣普及上仍存諸多掣肘,但在政策的推動和車企積極配合下,新能源車市場化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未來,新能源車市場仍將成為車市的主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