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購新能源車免搖號 北京“開閘放水”為哪般?

發佈時間:2015-11-02 09:20:08  來源:經濟觀察網  作者:劉曉林  責任編輯:王庭

  10月25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資訊系統網站發佈通告稱,本期新能源汽車指標將不進行搖號,直接向所有通過資格審核的申請人配置。其中,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17150個有效編碼、單位共有1513個有效編碼。

  按照北京的新能源限購計劃,2015年全年將發放3萬個指標,每次搖號發出5000個,其中,個人指標3300個左右,而此次配給的17150個指標相當於正常搖號指標量的5倍。

  這種徹底“開閘放水”的姿態讓業界瞬間興奮。“第二天我們每個4S店裏的訂單都超過了20個,當天北京所有的存貨就都賣空了……”談到10月25號 政策帶來的驚喜,北京江淮瑞徵4S店運營總監常振遠顯然還沒有走出興奮期,他對記者興奮地説,照此情形,接下來每個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都將有至少兩倍的增 長。

  與此同時,北京市各相關部委的決策層卻被各方不斷追問著:新能源取消搖號是僅針對這一期,還是以後都不限號了?記者獲悉,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的回復是,目前還正在和市政府討論,還未有最後準確説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9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這也成為北京此次取消 新能源搖號所依據的中央精神。但無論北京的交通擁堵嚴重性,還是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的供給能力,和充電配套實施的提供,新能源的生産鏈條與市場現狀都無法撐 起“免搖號”帶來的興奮期待。

  正是深刻了解這一糾結的現狀,所以,無論是北汽新能源公司的管理層,還是銷售江淮汽車的常振遠,對於取消搖號會否就此延續下去的回答都一樣:“肯定不可能”。

  五倍指標一次性入市

  “這一期不限號是因為前期有剩餘的指標,而此次正好釋放這部分潛力”,對於免搖號的重大利好,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兼行銷公司總經理張勇表示。

  按照規定,今年的新能源車“棄號”(半年有效期到期而未使用的號牌指標)會在年內再分配,但一旦跨年,這些指標將失效,無法重回搖號池。而與普通汽 油車的搖號情況相比,新能源車的棄號率明顯較高。據公開報道,截至今年8月,新能源車指標的上牌率僅為35%,還有6000多個在有效期中。但今年2月 26日搖出的本年度首批新能源車指標已經在8月26日到期,這其中的“棄號”直接轉入10月份的2015年第5期小客車指標配置中,這樣就導致這期搖號池 規模明顯增加。

  而作為今年僅剩的兩次機會,10月和12月的搖號結果也將決定2015年全年3萬輛的新能源牌照指標能否順利完成。

  至於免搖號政策是否會就此延續下去,張勇表示,雖然作為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將從該政策中獲益,但他並不認為免搖號政策成為長期政策。“車輛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必然會導致交通擁堵更加嚴重,所以,對號牌指標一定會有總量控制。”

  大部分業內人士也指出,擁堵與環保是北京市所有交通新政出臺時必須考量的兩個因素。新能源限號也正是在平衡這兩大難題後作出的調控措施。一旦完全放開難免會激發新的矛盾。

  張勇也表示,北京此舉的示範性意義很大,多少會對國內其他對新能源設下重重壁壘的城市帶來刺激。

  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針對新能源免搖號政策,仍未有官方定論發佈。業內觀點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今年年底前的最後兩期搖號將實行直接配置。而明年 開始,仍將正常搖號。按照之前公佈的計劃,2016、2017年將分別分配6萬個新能源汽車指標。業內認為,每月5000輛的規模已經足夠滿足市場需求。

  廠商的擔憂

  “我們現在也還不確定要不要調整行銷政策,”張勇表示,對於該項政策的後續走向,公司目前仍在觀望中。同樣,常振遠也經歷了由於新能源限號政策時而放開、時而收緊的各種傳言所帶來的公司決策的頻繁調整。

  讓汽車廠商內心搖擺的不僅僅是政策風向標的不穩定,還有新能源汽車供應不足和市場不成熟的現狀。

  “目前只是有所增長,但遠沒有達到爆發性增長的狀態。”張勇稱,北汽新能源今年全年的銷量目標是兩萬輛,這也是北汽新能源目前能夠達到的最大産能,但目前收到的訂單已經超出兩萬輛。

  常振遠表示,江淮目前每個月能生産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其中供應給北京的有500-600輛。由於市場的不確定性,對於今年的銷量,江淮並沒有制定具體目標。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與傳統汽車生産不同,新能源汽車生産商很難把控整個供應鏈體系,由於電池供應跟不上,電動汽車的産量也隨之收到制約。

  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同樣需要時間來培養。這一點從上文提到的棄號比例,以及本期直接配置1.7萬輛指標佔到全年3萬輛指標的60%就可以看出。此外,公共充電樁設施佈局的不足,以及私人充電樁安裝的困難,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需求的爆發。

  記者了解到,除了免搖號政策的推動,由於政策補貼的額度將在明年下調帶來的集中購買趨勢,也將在年底前爆發。“我預計至少會有200%的增長,但依然是在控制範圍內的增長。”常振遠表示。

  而如何快速提高産能,也將成為國內新能源廠商的當務之急。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