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開了十年的桑納塔2000,好友喜迎邁騰旅行車,身邊的朋友也多稱讚他做了有格、有品的選擇。但掰著手指望天冥想,身邊開旅行車的同事、朋友沒超過五人。在歐洲俯拾皆是的旅行車,在國內卻成了稀罕物。難道,旅行車的時代尚未來臨,就已經過去。
旅行車的銷量確實不高,但可選的車型真的不少。中國品牌有中華駿捷、本地生産的有大眾Gran Lavida朗行,其餘如奧迪A4 allroad quattro、BMW 3係旅行轎車、BMW 5係旅行轎車、捷豹XF Sportbrake、梅賽德斯-賓士全新C級旅行轎車、梅賽德斯-賓士CLS獵裝車、斯柯達Super Derivative速尊、斯柯達Octavia Combi明銳旅行版、斯柯達Rapid Spaceback昕動、沃爾沃V60、大眾Golf旅行轎車……均為進口産品。
就像談婚論嫁,旅行車確實不錯,但在中國的汽車市場,“接近完美”的旅行車輸給了“更加完美”的SUV。
旅行車的産品力很高,依託轎車平臺設計、製造,駕駛與乘坐感受一如轎車;車尾空間足夠寬敞,長途旅行裝載行李少有限制;車重與風阻可以比肩轎車,加油後的付款不會皺眉……但對比SUV提供的性能與功能,如更高的離地間隙、更好的通過性、更大的車身體量,旅行車均略遜一籌。對於中國的消費者,“大且全”仍是主流的消費原則,而無關於常用與適用。
旅行車確實完美,但在中國的汽車市場,進口銷售的旅行車在唱主角。在需求與供給之間,價格門檻擋住了大多數人的選擇。這或許是個怪圈。
汽車企業判斷,旅行車仍處於小眾市場,不僅短期內銷量低迷,且在可以預見的長期內不會出現大幅銷量增長。這個判斷帶來的後果是,大部分旅行車採用進口銷售,銷售價格不但像門檻般擋住了消費者,也如瓶口般制約這一細分市場的蓬勃發展。價格高企導致銷量稀少,銷量稀少致使印象微小,印象微小又制約需求難高。
就像穿衣戴帽,旅行車確實完美,但在中國的汽車市場,旅行車並不能給人帶來産品之外的附加值。
應該承認,雖然經過了15年的發展,但中國的汽車消費仍處於初級階段。對於買車這件事,人們確實會考慮設計、油耗、安全、價格,但更多的是在考慮品牌。説得出口的是,我開這車行嗎?説不出口的是,我開這車看起來怎麼樣?能看出我比以前更有錢、更有地位嗎?
必須承認,在彰顯財富與地位的功能上,旅行車並無優勢。即使是一輛捷豹XF Sportbrake或梅賽德斯-賓士CLS獵裝車,也並不比同車型的三廂轎車更高大上。
開旅行車是一種生活態度,少了追求財富的羈絆,多了追求品質的訴求;少了需要認可的自卑,多了內心無疆的自由……可悲的是,中國消費者並不接受這樣的標簽。
旅行車的時代還沒有來臨,或許就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