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網際網路還是中國製造2025,汽車都舉足輕重,它如何順勢而變,特別是在中國?
如何透過德國工業4.0理解中國製造2025?
無論它的名字是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網際網路還是中國製造2025,資訊技術與傳統産業的跨界融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一個製造業向定制化、智慧製造以及製造業服務化方向轉型的時代已經來臨。
與美國流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説法不同,對於工業史的演進,德國將製造業領域技術的漸進性進步描述為工業革命的四個階段,即工業4.0的進化歷程。
18年世紀後半期以蒸汽機車誕生為標誌的工業1.0時代,20世紀初以福特流水線為標誌、以電氣化為特徵的工業2.0,始於1970年代自動化給製造業貼上了工業3.0的標簽,現在,以智慧製造為主導的工業4.0成為當下最火熱名詞之一。
簡單來説,2013年始於德國的工業4.0旨在通過充分利用資訊通訊技術和網路空間虛擬系統——資訊物理系統(CPS,Cyber Physical System),將製造業向高度智慧化轉型。
工業4.0描繪的是製造業的未來願景,目的在於提升製造業的智慧化水準,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網路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在美國,與“工業4.0”相似的概念被稱為“工業網際網路”,儘管稱呼不同,但這兩個概念的基本理念一致,就是將虛擬網路與實體連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産系統。
與德國強調的“硬”製造不同,軟體和網際網路經濟發達的美國更側重於在“軟”服務方面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希望用網際網路激活傳統工業,保持製造業的長期競爭力。
今年5月18日,國務院正式發佈《中國製造2025》規劃,醞釀已久中國版“工業4.0計劃”終於出爐,在其圈定的十大重點領域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也包括在內。
隨後,6月24日,“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頂級領導機構——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宣佈成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擔任組長,工信部部長苗圩等人任副組長。他們將領導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
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製造2025”戰略?我們認為,深刻把握最近一年來流行于業界的德國工業4.0理念,就是一個捷徑。
我們必須承認,智慧製造的確是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清晰路徑,而整體薄弱的“中國製造”如何轉向“中國智造”成為一個艱難的課題。對於身處其中的汽車業,則極有必要在這個框架下認真思考和規劃自己的未來。
與中國製造2025最初猶豫是否把汽車業列入重點不同,德國汽車行業因其在製造業中技術含量、智慧化程度較高,在最初的階段就已成為工業4.0框架的積極構建、參與和推動者。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汽車商業評論》在相關主題一系列密集採訪中發現,包括賓士、寶馬、大眾、博世等德國主流整車及零部件供應商早已開始思考工業4.0給企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和可能性,並展開積極佈局。
相比而言,除長安、上汽大通等車企積極回應外,國內汽車製造商對這一概念的熟悉度尚且不高,遑論思考與行動。
坊間對於工業4.0的概念也有多種解讀,有人大呼中國製造業機會到來,也有人認為德國政府力推工業4.0,是一個國家級的商業謀略,目的是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更多輸出智慧工廠裝備及標準。
《汽車商業評論》這一組封面故事的報道和探討希望能夠掃清相關迷霧,描繪在這樣一個趨勢下,汽車製造業未來會呈現怎樣的圖景、有哪些機會,哪些企業正在作出努力,又有什麼在阻礙他們的發展。
從整體來看,工業4.0時代下的汽車業面臨的主要課題包括以下幾種:開發輕量化、智慧化的産品;由封閉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産向開放的規模化定制生産轉變;汽車産業與資訊通信、網際網路等産業融合,衍生更多的商業模式。
在這一構架下,大數據驅動汽車智慧工廠與智慧生産組合成精密、完整的製造體系,涵蓋産品設計、生産規劃和執行、市場銷售、售後服務等整個産業鏈條。
在此基礎上,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産成為可能,以極大滿足未來人們智慧化、個性化的汽車需求。整個生産過程中人機互動、智慧物流管理、3D列印等技術,使得虛擬生産成為可能,從而減少材料浪費,大幅提高了生産效率,同時達到降低了能耗。
與此同時,在産品開發環節工程師們可以使用大量虛擬倣真技術,更精確地完成原先難以完成的工序,或將原本繁雜的研發生産過程簡化或重構。
過去,汽車一直是在相對封閉的體系中進行生産,而在工業4.0的構架中,未來汽車企業的各部門都將對外開放。消費者可以將自己的需求輸入製造系統,企業則按照這些定制需求,開發産品或對其進行改進和調整。
智慧化的生産體系使得每一個汽車零部件都有屬於自己的身份認證,並貫穿其整個生産、裝備和服 務環節,便於管理和追溯。機器與機器之間有了實現交流的可能性,它們可以根據産品性能、環境要求等參數,結合大數據去尋找相應材料,每台機器也可根據産品 特性做相應調節,進行零部件匹配性生産。
雖然目前汽車生産線已經可以實現相對柔性化的生産,但未來,這種柔性會進一步加大,更極端的構想是,汽車工廠實現網路化、分佈式、模組化的生産,社區工廠就可以生産消費者想要的車型。
工業4.0時代,汽車共用模式會得到進一步發展,這種模式改變了汽車的銷售模式和使用方式,汽車企業更多將通過提供服務實現盈利,而其發展出的新商業模式對各國也意味著重新洗牌,誰先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誰就將佔領更大的市場。
現實的殘酷性則恰恰在於在美好的圖景背後是必須要面對的現實——中國製造業包括汽車製造業本 身基礎薄弱,甚至在還沒有完成自動化的情況下,就要跨步邁進資訊化。雖然國內也有類似蘭光創新這樣的企業成功開發出構建智慧工廠所需要的軟體流程體系,但 比起軟體、硬體、智慧設備和體系等等,專業人才的作用可能更大。
事實上,從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來看,人才的匱乏可能是中國走向工業4.0面臨的最大困難,雖然像同濟大學這樣的先行者已經開始著手為工業4.0培養人才,但技術工程師和管理人員的匱乏依舊是需要艱難跨越的重要障礙。
因為,在整個工業4.0所設想的生産過程中,人仍是資訊交互、決策和流程優化的核心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