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內認為,按照“中國製造2025”對汽車行業的要求,既要加大力度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要做好傳統內燃機汽車的節能減排工作,並將電子資訊技術廣泛應用在汽車上,以資訊化手段促進汽車工業發展。李克強總理近日在一次會議上指出,“‘中國製造2025’,用的是‘Made in China 2025’,其實‘Manufacture’(製造業)更加合適”。中國製造的核心,應該是主打“中國裝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産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9年,我國汽車産銷量雙雙突破1300萬輛,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産和消費大國,現在的産銷規模超過2000萬輛。但是長期以來我國汽車製造的核心技術,包括動力總成及其他關鍵零部件製造設備、車身製造與總裝設備、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需裝備,基本上均依賴發達國家和地區提供。有關人士指出,目前我國汽車裝備製造業雖已步入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的階段,但與我國汽車行業迅速發展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另一方面,我國汽車年出口不足100萬輛,在全球汽車工業裏不值一提,更不用説在海外建設成規模、成體系的生産基地,帶動裝備出口了。
上述人士指出,我國産銷量排名前五的整車企業所用的生産裝備90%以上都是進口,汽車裝備製造對外技術依存度達70%以上。汽車衝壓、焊接、涂裝、總裝使用的主要是進口加工設備,柔性衝壓自動生産線等裝備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零部件高效精衝設備仍需大量進口;涂裝設備、總裝設備、焊接設備的本土化率只有20%左右,其中B級及以上中高檔轎車所用設備基本為進口。國內個別廠家能夠提供涂裝線部分設備,但高端涂裝設備基本依賴進口,轎車焊接裝配線幾乎全部依靠進口。整車自動裝配線是我國汽車裝備最薄弱的環節。我國汽車産業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水準。汽車生産和研發用的高端試驗、檢測設備,基本依賴進口。
汽車工業是綜合産業,産業鏈長,帶動作用大,包括對裝備製造業發展的帶動,因此汽車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是我國成為世界汽車強國的重要基礎。為此,2011年有關部門組織實施了《智慧製造裝備發展專項》,重點支援智慧測控裝置、重大智慧成套裝備的研發及示範應用,以及重點領域數字化車間的示範建設,汽車製造業成為專項支援的重點領域。
我們希望不僅汽車産品要更多地打造自主品牌,汽車生産裝備也要打開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天地,更要努力做到汽車成套生産能力的産業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