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內股票市場的驚濤駭浪,上汽通用誕生了!“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從7月1日起,公司新名詞正式啟用。隨後,公司品牌旗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品牌的國産車型尾標都將陸續更改為“上汽通用”。
從“上海通用”到“上汽通用”,其中一字之差有何深意?有消息説,該想法是由去年升任該職的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親自提出,而這一舉措的目的在於提升上汽集團的整體品牌形象。
“在國産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沒有走出國門出口之前,有幾個人不知道這些品牌歸屬上汽合資企業名下?靠這種手法提升的形象對上汽旗下其他品牌 提升真的具有那麼大的意義嗎?”一位業內人士説。“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放在幾百家4S店的店頭名牌更改上可是勞民傷財的事啊。”有4S店老闆如是評價。
在更改企業名稱的理念和立場沒有作出清楚明白的表述之前,人們的任何猜測甚至非議無可指責。而恰巧在對這件事情的回應上,涉事企業——原上海通用的態度是模糊的,相關空洞的言辭自然令人失望了。
有人認為,即便是公司品牌旗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品牌的國産車型尾標更改為“上汽通用”,靠這種手法提升品牌形象仍然是一種慣性思維。10 年前,一部《汽車産品外部標識管理辦法》出臺,為借勢國外汽車品牌和技術從事市場行銷,相關規定中就有合資車企産品“顯著位置用中文標出生産企業名稱、商 品商標、車型名稱等”。而這種“車屁股蓋戳”的辦法當即被認為是一種“鴕鳥式的想法”,對中國製造的實質無益!有人乾脆質疑,“就算標注了上海大眾,華晨 寶馬字樣,“VW”這個品牌就有一半歸我們了嗎?標注了‘華晨’字樣,寶馬品牌就是中國的啦?賓士在北京生産就算北京的?這個想法是自己騙自己。合資企業 只是在中國生産,這樣的工廠他們在全世界到處都有。可口可樂、摩托羅拉、耐克都在中國生産,難道應該在顯著位置標上北京可口可樂,天津摩托羅拉,廣州耐 克?”
沒有自主就無以到達産業鏈的上游,在中國汽車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於發展自主品牌汽車這一宏大課題,新近履新的一汽董事長徐平、東風董事長竺延風、上汽董事長陳虹等等無一不被委以重任,但為什麼許多人的思維往往受到局限?
“現在各個地方政府在産業結構的調整過程當中,都在把汽車産業作為支柱産業,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得我們作為企業家,不能做到理性地、客觀地、冷靜 地去判別什麼時候可以開工廠、在哪開廠。”2014年,東風汽車總經理朱福壽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電視辯論“汽車業‘規模論’的隱憂和出路”上語出驚人; 而馬雲在其演講中也曾説:“有領導來視察,他只給我5分鐘,他講50分鐘,告訴我怎麼做企業。”
從“上海通用”到“上汽通用”,這“一字之差”或許昭示陳虹履新至今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戰略決心——強化集團整體實力、重點打造自主品牌、以更國際化的視野參與全球汽車業競爭,也暴露出一個行業企業家階層共同面臨的問題。
直到如今,寶馬集團“BMW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依然被寶馬員工四處宣講,“可持續理念”最初由雷瑟夫博士引入寶馬文化中,這位剛剛卸任的 寶馬前任董事長當初認為,“未來,可持續將成為豪華汽車新的定義”。基於這種理解,BMW可持續發展戰略主要聚焦于三個大方面:經濟、生態環境、社 會;BMW堅信,優質的個人交通工具必定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BMW一直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開拓性的技術創新不斷證明其履行承諾的決心與能力,並 由此使集團獲得持續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BMW集團未來發展的基石之一。
BMW是在汽車行業內第一個提出這一全新概念並踐行的品牌。2011年,BMW集團將把可持續發展策略推及銷售領域,啟動BMW5S經銷商認 證,即在傳統的4S的概念中引入“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的概念,以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指標來管理經銷商體系。作為BMW5S經銷商須 在可持續發展水準上達到相應標準,包括經銷商對當地經濟和就業的貢獻度、對社會公益事業的參與和投入度以及運營中節能減排的效度等三大方面。5S理念一經 推出即得到廣大BMW授權經銷商的積極響應,在中國市場亦是如此。
BMW來到中國,喜歡蹬著“鳳凰牌”自行車去北京大學讀書的前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登科博士決心讓中國消費者從寶馬品牌上獲得更多深 層次的價值認同,他的“中國通”身份讓他用漢字“悅”取代英語單詞“JOY”,使用“BMW之悅”這一寶馬中國團隊絞盡腦汁半年時間才想出來的“金點 子”,為的就是以一種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的方式,更好地向國內消費者傳達寶馬的品牌理念和品牌內涵。
從雷瑟夫博士到史登科博士、從史登科博士到安格博士、再到康思遠博士,BMW建立在高度專業基礎上,高屋建瓴的理念和思維被轉化成企業文化,被一代代接班人系統地傳承並不打折扣地實施執行,保證了一個跨國品牌的基業長青。
反觀國內,或許連續幾週的股市動蕩又攪得汽車界企業家們心神不寧。面對股價的跌宕起伏,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平靜地説,“我們做産品的,不能只看資本市場的臉色行事。”而真正扛得住風浪具有膽識的企業家,國內汽車界又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