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汽車市場出現罕見的“雙降”局面,即:比上年同期下降,當月比上月下降﹍﹍由此引出業界內外的廣泛關注,更出現一片擔憂之聲,甚至是唱衰之聲。
那麼,中國汽車市場到底怎麼了?汽車産業發展遇到什麼問題?中國經濟網汽車基於對業界內外專家學者的採訪,力求做一個全面、深入和透徹的分析,給行業和企業一個真實、健康、有益的參考,更希望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參與,推動和促進整個産業的良性發展。
今天是這一系列報道的第二篇文章,中國經濟網年輕記者以客觀、翔實的數據,對著名專家、學者的採訪,從市場規模、變化與應對、轉型與創新等方面,論述中國汽車市場不過是“衝頂”之前的調整,又何談衰落、衰退呢?
任何市場都不會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中國車市受宏觀經濟影響,現在屬於回調或者調整,絕不是“衰退”,“衰退”這個説法過於嚴重了,市場繼續增長是必然的。中國汽車市場離成熟的汽車市場相距甚遠,也遠未趨近飽和,剛性需求依然存在,中國車市仍然具有非常大的需求和發展空間。
各種輿論對於車市衰退的説法是不專業、不理性的。
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市場呈現“疲軟”態勢,曾經的火爆現象不復存在。市場增速的持續放緩、車企不斷地“官降”調整、遭遇轉型期的陣痛,使得人們 對車市的信心逐漸喪失。然而,中國車市僅僅經歷了十年的快速增長,現在就要走向某些媒體或勢力所説的“衰退”了麼?車市的低迷預示著企業行業從此“一蹶不 振”麼?
龐大基數下,即使微增長也十分可觀
2009年,中國汽車業發生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産銷首次突破千萬輛,達到1360萬輛,增幅超過40%,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2000年,中國汽車以産銷不到200萬輛排在全球汽車市場第十名的位置。從200萬輛猛升至1300萬輛,中國只用了10年就完成了其他市場 幾十年甚至更久才能完成的蛻變;而從一千萬輛到兩千萬輛,僅僅用了4年的時間——2013年,我國汽車産銷雙雙超過2000萬輛。
從此,中國車市一飛沖天,連續六年佔據汽車銷量全球冠軍寶座,在世界汽車産業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2014年,即使銷量增速比上年下降7個百分點,中國汽車仍以2500萬輛的銷量,7%的增速,遠超排名第二的美國。美國去年新車銷量為 1650萬輛,同比增長5.9%,其中乘用車銷量790萬輛,佔比不到50%。而我國汽車2500萬的銷量中,乘用車佔到近80%,達到1970萬輛。
單從乘用車銷售比例上看,我國的汽車産業也並不能説已經開始走向“衰退”。而如此巨大的汽車市場,由於産銷基數龐大,即使增速放緩,甚至僅有百分之一、二的增長,也是非常可觀的。
根據《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4475萬輛,千人保有量首次超過百輛,達到 105.83輛/千人。這個數字與美國上世紀二十年代水準相當。截至2014年,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僅佔美國的八分之一,與其他發達國家的成熟汽車市場相 比,也有很大差距。
清華大學汽車産業系統工程學科主任、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李顯君教授在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表示,“任何市場都不會一直保持高速增 長,中國車市受宏觀經濟影響,現在屬於回調或者調整,絕不是‘衰退’,‘衰退’這個説法過於嚴重了,市場繼續增長是必然的。中國汽車市場離成熟的汽車市場 相距甚遠,也遠未趨近飽和,剛性需求依然存在,中國車市仍然具有非常大的需求和發展空間。”
資深汽車行業專家趙岩也向中國經濟網表示,“市場仍然是良好的、增長的,現在出現的不過是波動,今年波動的可能大了一點。從基本面來講,市場依然是增長的。”
即時調整,汽車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面對車市微增長的新常態,為順應汽車市場變化,各車企採取各種措施積極應對。一方面,進行官方降價、貸款優惠以及延保等優惠政策,來刺激銷量。
4月6日,上海大眾首先引領“官降”潮流,對旗下途安、Polo、Cross Polo 三款車型進行降價,幅度均達8000-10000元。而緊接著長安福特、北京現代等合資企業,紛紛推出各項優惠讓利活動。
一汽-大眾也于當月全面啟動全係鉅惠活動。包括全係車型的保險優惠、二手車置換補貼和最高0利率貸款方案,“三選一”優惠活動。
上海通用則于5月12日起,將旗下40款車型價格向下調整。其中凱迪拉克最低降價1萬元,雪佛蘭最高降價達5.39萬元。
在合資車企降價促銷的同時,我國自主品牌也作出相應的調整舉措。6月16日,國內SUV銷量排名第一的長城汽車宣佈對旗下的哈弗H6和H2進行 官方促銷,降價幅度5000~6000元。此外,長城汽車還將在2015年12月31日前購買的哈弗H8/哈弗H9的質保服務,由原3年或10萬公里延長 至6年或20萬公里。同時,貸款方面也有優惠。
據中汽協近日發佈的統計數據,SUV在乘用車市場的佔比已經高達25.8%。雖然自主品牌在SUV市場暫時取得明顯的優勢,但隨著合資品牌SUV價格的下壓,在SUV車型上本來利潤就不多的自主品牌,也開始價格調整,可見其順應市場的決心。
另一方面,“官降”效果暫時沒有達到預期,許多車企也開始採取縮減産能,調低銷售目標的方法,以緩解經銷商壓力。
福特中國董事長兼CEO羅禮祥5月在上海CES展上表示,為應對銷量下滑,減輕經銷商壓力,福特採取了減少産能的做法。從産量數據來看,一汽-大眾、上海通用、東風日産、東風本田、北京現代等車企的産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一汽-大眾4月産量同比下降了25%。
在過去十年都順風順水的高檔車市場方面,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于4月中旬宣佈調低2015年二季度批售目標;而捷豹路虎,剛剛實現國産就不幸遇到車市寒流,也調整了下一階段的銷售目標和經銷商的商務政策,並對全年銷售目標做出相應調整。
“ 網際網路”,轉型期更應關注創新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增速的減緩,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新技術的推動,中國汽車産業開始進入轉型發展時期。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分會會長王俠早在去年的“全球汽車論壇”上就預判:“中國汽車市場和汽車企業正在面臨轉型升級。”他説,“中國的汽 車産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一。目前面臨的是要增強創新能力,由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我們一直在思考,汽車強國需要什麼,如何營造品牌,進行自主創新,讓中國 汽車走出去。”
在轉型期,受網際網路、新能源等對傳統汽車業的衝擊,一直維持高速增長並不現實。市場關注點應從“量”的增長,逐漸轉移到“質”的提升上。中國想發展成為真正的汽車強國,除了在産銷數據上佔據世界第一之外,更應在技術水準上躋身國際先列。
李顯君教授向中國經濟網表示,“任何時期的市場都在不斷進步,也可以説都在轉型。我們現在都説‘網際網路 ’,更恰當地説叫‘ 網際網路’,因為是 先有實體産業,再加入網際網路的。所以我們首先要抓住根本,踏踏實實做好實體,把汽車做好。而各種輿論對於車市衰退的説法是不專業、不理性的。”
對於外媒對中國車市“唱衰”,我們應保持冷靜。中國汽車市場在轉型期的調整並不可怕,更不是意味著“一蹶不振”。中國汽車市場還僅是一個新興市場,汽車工業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試問:尚未接近頂點,何以開始衰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