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10月份,一汽-大眾過得並不平靜。它先後兩次成為媒體頭條的首選。10月11日,在中德政府間會晤中傳出消息,德國大眾將擴大在一汽-大眾合資公司的股份,從40%增至49%。有分析認為,這是政府間的貿易協商,德國可以因此採購更多來自中國的高鐵訂單。10月15日,一汽-大眾以一種業內罕見的打補丁方式,向質檢總局備案了對新速騰的召回和修理方案,並向社會公佈。這個補丁被調侃為鐵皮膏藥,成為“技術領先”和“以人為本”兩個戰略指引下的大眾汽車在華巨大諷刺。
涉及召回的是一汽-大眾在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生産的速騰汽車,共計563605輛,以及大眾進口的17485輛甲殼蟲轎車,生産日期為2012年4月24日至2013年7月17日。根據外媒的報道,這並不是大眾此次召回的全部,同類産品也將在國外啟動召回。和幾年前的DSG召回相比,大眾這次在質檢總局影響下,迅速做出應對,證明中國市場在汽車品質監管方面的進步。
據了解,大眾汽車公司提出的召回措施是在後軸縱臂上安裝金屬襯板,該公司表示金屬襯板會使懸架的臨界縱向負荷增加,如後軸縱臂發生斷裂,金屬襯板可以保證車輛的行駛穩定性,並會發出持續的警示性噪音。
不過,本次公告並沒有公佈導致車輛後軸縱臂斷裂的具體原因。無論是設計因素、材料因素或者使用過程的原因,目前都在猜測之中。
大眾汽車在今年繼續保持全球的良好增長勢頭並希望實現千萬輛的産銷規模,在其全球戰略佈局中,中國市場舉足輕重,未來將實現500萬輛産銷。在此背景之下,儘早解決産品品質負面問題,是大眾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裏,包括大眾汽車在內的若干跨國公司都在研究如何減少過度設計和過度製造,提供從成本到舒適度都符合當地需求的産品,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材料和設計調整,以更低成本實現滿足標準的産品功能。長安福特羊角斷裂、大眾DSG失速、通用汽車拋光輪轂以及大眾此次速騰事件給這個研發方向敲響警鐘,中國市場並不是試驗場,它應該獲得和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一樣的尊重。
新速騰召回曲折路
2012年3月7日,一汽大眾新速騰上市,新車採用扭力梁非獨立後懸挂。
2012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有車主反映車輛後懸掉漆生銹、行駛中有異響等問題,速騰投訴量不斷增加。
2013年9月5日,2014款速騰上市。
2014年5月,一汽大眾將速騰由非獨立懸挂換成了多連桿獨立懸挂。
2014年7月22日,一汽大眾官方發表聲明,稱速騰的後懸架問題屬於極個別案例,並非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出現的批量問題。對那些有意散佈不實資訊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2014年8月14日,質檢總局啟動缺陷調查,約談一汽大眾,並開展用戶回訪、現場勘查、缺陷技術分析工作。
2014年10月15日,一汽大眾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並備案了速騰和甲殼蟲召回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