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請給自主品牌一些正能量

發佈時間:2014-09-24 08:40:0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孫金鳳  責任編輯:王凡

  自主品牌12連降的消息不絕於耳。當然,事實的背後也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用長遠的眼光看待自主品牌的發展。

  雖然自主品牌汽車總體市場份額連續下滑,但長安、上汽、一汽、廣汽、北汽等骨幹企業産品銷量依然保持增長勢頭。而從最直觀的平均單車價格看,自主品牌取得的進步也是不容小覷的。上汽從去年開始,榮威和MG雙品牌車型的平均車價就已經超過11萬元,這對於自主品牌是個重大的突破,因為10萬元是被業界公認的自主品牌向上走的天花板。

  正在戰略轉型的奇瑞,雖然整體銷量不及去年,但通過産品結構優化,使得市場銷量連續6個月達到25%以上的同比增長,單車均價從2013年初的5.5萬元上升到目前的8.4萬元。目前很多自主車企都在有意識地進行結構調整,包括上汽、吉利等。從追求量的增長轉變到追求質的增長,是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力的必經之路。用奇瑞行銷公司總經理黃華瓊的話説:“雖然是在求生存,但生存也要講究品質,就跟生活一樣。”

  實際上,走過很多彎路的自主車企在造車水準上與合資品牌相比差距不大,像上汽這樣從一開始就高舉高打的自主品牌,很多車型的水準完全可以和合資品牌媲美。長安、奇瑞、吉利等也在逐漸融入國際化的研發、採購、製造中,産品品質大大提升。

  目前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品牌上。為什麼中國消費者寧願花同樣的錢,買合資品牌的最低配車型,也不願因買自主品牌最高配甚至更高一級別的車,主要還是“面子”問題。一位同行對消費者的盲目追捧表示不解:“某德係品牌在經歷了斷軸門後,持續迎來銷量高峰,事件主角8月份反以25717輛的銷量榮登銷量榜首,生生給之前鋪天蓋地的輿論導向一記記憶深刻的‘耳光’。這種強烈的反差,正在用鐵一樣的數據來説明,中國消費者對於合資品牌的追逐已經遠遠超越了品質、安全、配置等內在因素,對品牌的崇拜已經脫離了基本的理智。”

  對自主品牌認識的誤區,錯不只在消費者。自主品牌起步初期留下的低質低價的帽子不是那麼容易甩掉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比亞迪。其前幾年在傳統車上犯的錯誤,對其品牌的影響還遠未消除。造成了這兩年極力地推新能源車,雖有技術有實力,但提到品牌還是會讓消費者在心裏打個問號。品牌的塑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自主品牌能否最終活下來的關鍵。在請全社會給自主品牌一些正能量的同時,也需要自主車企謹慎對待“品牌”這回事兒。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