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汽車 > 名家車談 > 正文

理性面對專車“成長的煩惱”

發佈時間:2015-09-14 09: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岳雅風

  按照現行法規,專車無運營資質和從業資質,是法律意義上的“黑車”。然而,社會公眾對專車的態度截然分為兩類:支援者認為,專車不同於“黑車”,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差異化需求,也緩解了出行難、打車貴、打車亂等問題,司機賺錢、百姓方便,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兒。而反對者認為,專車逃避了計程車應有的資質和政府監管,擾亂了計程車運營秩序,還引發了“用軟體打到‘黑車’”“報廢計程車搶單”“出了事故無人負責”等一系列問題,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自2014年開始,北上廣等十幾個城市表示,私家車從事專車運營屬非法運營,應予嚴查、大力打擊。今年3月,專車司機陳超因非法運營被處罰後,將濟南市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服務中心告上法庭。這起“專車第一案”因案情複雜至今尚未宣判。

  當前的問題在於,嚴厲打擊、限期整改是科學破解專車之困的辦法嗎?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打車軟體累計用戶達1.72億人,僅濟南市就有4000輛私家車性質的專車。面對如此龐大的監管對象,若把著眼點一味放在提高罰款數額、加大查處力度上,可能導致執法淪為“貓鼠遊戲”,逮著與否全憑運氣。而選擇性執法將産生大量的行政糾紛,破壞法治權威。專車的“黑戶”身份,還讓他們難以和一些假牌照、宰客拉客的“黑車”有效區分開來,使打車市場良莠不分。

  專車作為“網際網路十”時代的結晶,既衝擊了市場,也映照了現行法律的不足,更為反思及完善既有制度提供了契機。面對新技術帶來的“成長的煩惱”,應從源頭上厘清“專車”與“黑車”的法律界限,在管理上,儘快建立專車車輛安全標準和專車司機資格準入標準,探索專車強制保險制度。此外,通過推進計程車數據庫和專車數據庫資訊共用,加強對專車賬號註冊、搶單等數據管控,通過公開舉報電話等方式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非法運營,實現監管陽光化和常態化。唯有以法治的思維、改革的方式、創新的手段,主動適應資訊社會發展的大潮和人們的期待,專車才能真正駛入法治軌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