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汽車 > 名家車談 > 正文

沈榮:二手車已進入第三波浪潮

發佈時間:2014-11-04 11: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凡

  在2014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年會開幕前夕,在月壇北街的汽車流通協會辦公地,我們和協會副秘書長沈榮深入聊了聊二手車市場今年的變化。據流通協會提供的數據, 2014年前三個季度,中國二手車市場達到了388萬輛的交易規模,增長幅度13%以上。同比2013年度增幅8.6%要高出不少。説明2014年的中國二手車市場又迎來了新的發展熱潮,姑且稱之為第三次浪潮。

  二手車的第一波浪潮自2002年開始到2010年,以廠家推出品牌二手車為標誌,意味著二手車可以像新車一樣享有品牌、售後服務保障這些理念。第二次浪潮從2010年發起持續至今,以網際網路電商進入二手車為標誌。而第三波浪潮就是2014年發軔、資本助推二手車行業,出現了O2O線上線下交融的新模式。這種新模式下有兩個特點很突出:一是整合速度加快,不僅僅是企業兼併重組,也體現在企業之間金融、延保等新業務的整合、主機廠和經銷商集團的二手車業務整合,在逐步向機制化、系統化和平臺化方向發展。同時品牌力量更加突顯,為順應這一趨勢,協會也在今年年會上推出了二手車行業影響力品牌50強,希望通過此榜單引起行業對誠信品牌的重視,並以貫徹《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範》國家標準為突破口,從5月30日正式推出“行”認證二手車。 “行”認證由汽車流通協會推廣,有國家標準依託,讓二手車的消費者和經營者借助第三方認證達到買賣放心。

  媒體:稅負不均、限制遷入的城市越來越多、臨時産權等政策依然不明朗的情況下,現在是進入二手車領域的好時機嗎?

  沈榮:與其等待不如早進入。很多二手車商都已經在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建立自有品牌的獨立經營場所或門店。二手車商的規模體量今年都有大幅提高,即將發佈的百強榜單裏排在前位的二手車企業已經將近30億的年交易規模,最低也達到3000萬,説明這個行業發展空間巨大。未來中國二手車行業規模有多大?以目前7000萬輛乘用車保有量,即使按照每輛車單價6萬計算,合計4.2萬億。而且別忘了,每輛車生命週期至少要置換、流轉三次,合計12.6萬億。這麼大的市場,行業集中度不高,機會很多很大。更何況,我剛才説的7000萬乘用車,只是現有的數據,每年的乘用車保有量都在以千萬級快速增長。

  媒體:目前最常見的二手車商業模式有哪些?

  沈榮:1、O2O模式。這是這兩年才興起的經營模式,即實體店舖和網際網路平臺結合的模式,代表企業有:汽車街、龐大置信、廣匯集團和阿里巴巴合作、還有聯拓集團和易車和優信拍等等。

  2、B2B、或C2B2B這種模式。這是基於網際網路電商的交易服務平臺模式,代表企業是車易拍、優信拍、美奧匯信、上海開新等等。以開新的C2B為例來説明,開新也是以標準化的檢測為基礎,一端是從C(車主)收車,檢測完後發送到網路平臺,另一端整二手車商戶,商戶再通過B2B的形式,將車源轉給下一家商戶,或者再銷售給C(消費者)。目前開新已經在上海有13家收車網點,據説深圳是第二個布點城市。車易拍、優信拍都是直接到4S店拿車,在APP平臺以拍賣的方式把車源轉給出價高的商戶 ——這屬於B2B交易服務平臺,或者網上拍賣競價平臺。這種模式解決了車源分散、不易集中批量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資訊不透明的問題,因為有標準化的檢測,車況資訊足夠透明,從而市場定價機制也初步形成。美奧匯信目前也正在轉型,可能會成為O2O模式,最近它自建了線下實體賣場,但車源都是自家公司收購的。

  3、寄售模式,最大的特點是輕資産,代表企業有北京的卓傑行、大搜車等,但在整體車源不足的現狀下,寄售模式有與生俱來的欠缺,外加品牌影響力不夠,售後服務體系不足,消費者不可能長期寄存車輛都是這種模式的短板。

  4、獨立的二手車品牌經銷商,這種模式最大的優勢是在當地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售後服務體系保障,代表企業有深圳的澳康達、上海的車王、鄭州的啟乘、兩仟家、志鑫等,還有駿威龍都是這種模式。這種模式的缺點是網際網路介入和支援手段較少,同時太依賴人的經驗。連鎖最核心的就是標準化——標準的價格和規範的流程,在美國,這種獨立的二手車品牌經銷商數百家店,從檢測開始就開始執行嚴格的標準化流程,定價中心得到檢測資訊後,會定出這輛車的收購價格。同一個價格標準、同一個操作流程,工作人員只是執行者,沒有定價權。如果標準化的流程、規範化的管理缺失的話,就有可能導致高收低賣——滯銷車進來、暢銷車進不來,長期下去企業就要虧損倒閉了。

  媒體:我們都知道二手車行業專業人員一直短缺,比如評估師,往往依靠經驗。而經驗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續多年的積累。

  沈榮:這裡面折射出來的問題,恰恰就是這個行業缺乏規範。目前一些企業已經做到檢測內容的標準化,不管是114項、256項還是380項檢測,我們都有,但是操作流程的標準化決定了檢測內容標準化,目前更多還是依靠人的習慣經驗。流程的標準化需要借助網際網路工具進行車型數據的積累,長期來説,任何的産業想做大一定要有技術支撐、標準化流程

  媒體:目前獨立的二手車品牌經銷商在中國市場似乎很難快速拓展。你覺得Carmax這種美國的二手車連鎖經營模式在中國行得通嗎?

  沈榮:車王的模式就是Carmax的模式,但是車王和Carmax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截然不同,在美國一年有4000萬輛二手車交易規模,車源足夠按照Carmax的模式收購二手車整備和銷售。國內車源目前還很不充足,即使你有Carmax那樣的標準,上哪兒收車去?目前中國市場效倣Carmax在各地建門店的獨立的二手車品牌經銷商,都是在修渠道等著水來,所謂渠成水自到,但這個過程中資金鏈不能斷了,當年帥車不就是因此倒下的嗎?我們預見,在中國市場要等到“活水”進來,可能要在五年之後,也就是2020年以後,新車二手車的交易比1:1,二手車年銷售兩千萬輛左右,才有買方市場的出現。目前來看,深圳澳康達的模式更成功一些,首先在車源上有先發優勢,立足深圳市場多年,有很多從香港轉過來的二手高端車,而恰恰在中國內地市場對於高端車有需求,別看小眾,足以支撐這家店的生存,現在很多獨立二手車商都在做高端車,因為中低端車源不足,加上利潤率太� O衷詰畝手車利潤率已經下滑很厲害了,從前幾年�15%-12%降到今年的6%-7%,還會往下降,將來只能靠衝量,靠效率,靠提供本地化服務,才有更多生存空間。

  媒體:我知道協會今年一直在積極推動二手車行業的利好政策。透露點好消息吧。

  沈榮:按照國家的規定,增值稅的改革明年是要全面推開的。稅收改革要體現公平原則,徵收方式要從全額調整為差額。比如原來是全額的2%和4%兩種徵收方式,對二手車交易市場商戶則實行減免。比如這輛二手車標價10萬元出售,如果你是4S店就交2%的稅,就是2000元,拍賣企業需要交4%就是4000元的稅。現在的傾向是要實行徵收方式的調整。

  一旦稅收這個事兒突破的話,臨時産權問題也就有了解決辦法了,因為有票了,把它變成商品,而不是現在的資産,過去只能不斷的實現所有權的轉移,從所有者到經營商戶必須過一次戶,從所有者再到買家又過一次戶,甚至一些二手車工作人員需要背負好幾百輛車的現象。如果有了稅收有了票據,這事就有解決的基礎了。

  媒體:限遷這個事兒有著落沒有?

  沈榮:300多座城市對外地二手車設置限遷條件這個事兒,我們的要求就是要體現公平原則,第一希望國家環保部門出臺統一標準,其實標準國家已經有了,就是車輛年檢,按照道理説,只要年檢通過了,就應該説明該車是符合國家標準的車,這應該可以上路,但是各地出臺的這個限遷政策,認為提供了外地車輛流入本地的排放標準,和本地車輛區別對待,這是不公正的。比如有些地區,他本地的再用車輛,國2、國3、國4都有,但如果你要求外地進入的二手車必須符合國5,這就不對,是對全國統一市場流通的阻礙,政策層面就應該消除這個地方壁壘。如果用環保的名義來約束二手車市場流轉,這存在地方壟斷嫌疑。

  媒體:回過來説説協會出具的“行”認證,如果我是個商家,要取得認證有什麼要求嗎?

  沈榮:第一獨立的第三方鑒定評估機構要出具114項檢測報告,然後要交一定數量的保證金。“行”認證和所有其他認證的不同的是,它可追溯,掃描車身上的二微碼能顯示114項檢測結果,所有的認證的車輛都有登記在冊,如果檢測出現偏差,會賠償10倍的檢測費用,檢測一輛車500塊錢,10倍就5000嘛,收的商戶保障金也是為10倍賠償提供資金。

  但是這只是第一步,“行”認證的核心就是要讓消費者認知二手車交易是有服務保障的,消費者如果因為檢測失真買車出了問題,車價誰來賠償?我們建議商戶如果車輛出現問題最好原價回購。同時還要建立售後服務保障體系,要有延保跟進,把風險分解分化到保險、金融機構去承擔。

  但是目前的現狀是,很多檢測鑒定評估機構的工作人員不了解行情和車況,也沒有經驗的積累,所以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不用過多的強調第三方,車商只要把流程標準化,人員標準化,設備標準化,這事兒就標準了。

  媒體:這次要在海口做一個二手車誠信宣言,是不是有些太形式化?

  沈榮:海口宣言是一個開始,裏麵包含兩個層面,在行業內部公平競爭,營造一個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對這個行業來説是有利的。先要建立這個概念,然後去集合行業專家、法律專家,定行業約定俗成的規則,就跟下棋似的,你總得馬走日,相走田,就像淘寶鑽石賣家的星級評選一樣。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