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藝術無礙中國式“航母”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04 16:45:11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文/周宵鵬

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拉開帷幕,吸引了不少的眼球,也引出不少的質疑聲。前不久國展美術中心宣佈成立,就提出要打造集藝術創作、交流、展覽、流通、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藝術航母,頓時包括設施奢華、藝術家角色、投資方醜聞等問題一股腦的涌上來。國展美術中心總裁、香港俊安集團董事彭駿雄稱,國展美術中心從始至終沒有花國家一分錢,組織運營形式完全符合市場原則。

如若彭駿雄所説為實,對於這樣一家出資方為私人性質的美術中心,旁人真心沒必要太多置喙,暗中説上一句“財大氣粗”做做唏噓之狀也就得了,然而輿論單純關注這個見爛了的“航母”叫法,多少就會引得一片譁然了。彭駿雄急於出來解釋也無非要澄清一些事實,省得大家盯住這架“國家級藝術航母”緊緊不放了。不過聽完解釋,輿論也沒放輕鬆,既然是私人出資,中國國家畫院、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等主辦方算是什麼身份;簽約藝術家鑒定和估價只是市場行為的話,一條龍“服務”又算什麼;國展美術中心規模如此之大,尾大不掉,目的到底是盈利還是噱頭?

這就多少有些吹毛求疵了。由業內行會牽頭,大型企業投資,建設一個對藝術多有益處的美術中心,若是不盈利市場不買賬,那也是投資方自己的經營問題,和其他沒有關係。投資方合作方一多,資金上難免出些小問題,小包工頭尚且免不了,又何苦苛責一個如此大的項目;再集合創作、展覽、銷售各項功能,美術中心也並非壟斷平臺,所謂的鑒定功能也只是眾多估價單位中的一個,藝術品價格是買賣方雙向決定的市場行為,若單純由藝術家自己定價,想想也不會有人認可,這樣違背常識的行為估計人家是做不出來的。至於什麼“國家級藝術航母”,只是一個叫法問題,雖然這年頭什麼項目都願意蓋個某某“航母”的帽子,就是這麼一提,誰又認真呢?

這是一個各種“航母”讓人不斷失望的時代,一個大報兼併幾家辦不下去的小報小刊就敢叫“報業航母”,一個快遞公司整合幾家運輸企業就敢稱“物流航母”;就算一個培訓班多開設幾個專業也敢打出“教育航母”的幌子,各種用生命博眼球的市場行為裏頭,“航母”這個招牌已經失去了其應該有的內涵,淪落為一個誰都能拿來一用的破帽子,成了一個零落的中國式高大全之夢。

藝術家本就應該專注于藝術創作,整天在拍賣行與畫廊之間流連忘返也不應該是正經藝術家的工作;擁有12500平方米的藝術空間、52間名家工作室及兩個大型公共展廳,對於一個國家級藝術交流中心來説並不奢侈,有點樣子也才能夠承辦更高規模的活動;中國國家畫院也並非是整個市場,組織依託也並非是對藝術界的壟斷,不管這架“國家級藝術航母”的稱謂是否名實相符,對於中國藝術界都是一件好事,這年頭連個畫廊都敢做成國際托拉斯,一個國家級的美術中心又何妨叫叫“航母”打打中國藝術界的聲威呢?

當然了,這些對國展美術中心的質疑也並非空穴來風,也暴露了人們對文化産業,尤其是藝術建設的謹慎與失望。藝術圈裏潛規則多於明規則,很多事情大家只能心裏默嘆卻沒法拿到臺面上説。“狼來了”的心理也讓大家對於這種事只能是先質疑後考證了。中國式的“航母”夢和中國式的“藝術夢”、“文化夢”一樣,有夢固然好,夢做的太多太虛也難免南柯夢醒後空余慨嘆了。

下一頁私人書信究竟能否上拍?——楊絳事件背後的思考上一頁重量級拍品為何屢遭流拍?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六十九
· 重量級拍品為何屢遭流拍?
· 藝術無礙中國式“航母”夢
· 私人書信究竟能否上拍?——楊絳事件背後的思考
· 文字的力量——中國書法價值時代正在開啟
· 威尼斯雙年展:鍍金?別丟人了!
· 黃金的迷局
· 台灣拍賣市場靠什麼吸引內地買家——訪台灣漢思拍賣董事長張永朋
· 《韓熙載夜宴圖》——南唐“政治連環畫”的是與非
· “人情”終究抵不過物欲的誘惑
· 明代中後期書畫的作偽風潮
· 理性看待“張大千熱”捲土重來
· 挂毯走上拍賣之路
· 內地佛像市場回暖勢在必行
· 才子劉墉
· 2013春拍生意經:多元化與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