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反洗錢法:藝術的戰爭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19 11:14:16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文/小宋

高陽先生在長篇歷史小説《胡雪岩》中講述過這樣一件事,清朝地方官員給京官行賄,先要按慣例到琉璃廠的字畫古董店問路,講清楚想給哪個大官送多少銀子,然後字畫店老闆就會告訴他應該送一張什麼樣的畫。而這幅畫正是那位大官自己收藏的。字畫店老闆隨後到大官家裏,用行賄者事先給的銀子買下那位官員收藏的這幅畫,再將這張畫交給行賄者。行賄者只需將這幅畫完璧歸趙即完成了行賄。字畫價格的模糊性提供了行賄的安全性,整個過程完全合法,似乎並無銅臭之嫌,還充滿了文人雅致。當然了,做這行的字畫店老闆都是老手,非常可靠,他只按規矩收一筆居間的手續費。可見,用藝術品洗錢之事古已有之。當我們為古人這種歪門邪道的“智慧”感嘆的時候,其實今人一點都不落後,甚至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的。

中日財經問題學者姚耀對藝術品洗錢做了定義,“利用低買高賣的價格買賣,將錢以合法的交易方式,洗到目的賬號。”説白了,也就是首先選擇市面上適合用來洗錢的藝術品,並且低價買入,真假和作者都不重要,然後由市場以協議成交或者虛假成交的方式把藝術品價格瘋狂炒高,這個時候往往有第三方介入購買,這時就可以用來洗錢了。這個洗錢的過程本質上是洗錢者的自拍自賣。

這種洗錢方式不僅造就了“雅賄”這種可恥的“中國式智慧”,如果將其做成規模,甚至可以將數十億元的國有資産洗到個人口袋,一旦國資企業成立了藝術機構或者美術館,那麼對必然有國有資産被侵蝕的風險。高端地産商、跨國文物販子、國際洗錢組織,這些勢力的加入使得藝術品洗錢越來越成為一場“藝術戰爭”!

面對這場“藝術戰爭”就沒人管麼?無奈的是,在國內,對於藝術品洗錢還真就處於監管真空。我國不涉及對可疑的藝術品交易進行徹底調查,2006年出臺的《反洗錢法》中也並沒有涉及對可疑的天價藝術品交易進行調查的規定。如今,國內可疑的藝術品洗錢案例越來越多。儘管去年開始的藝術品交易查稅和今年初的海關藝術品進出口查稅成為了打擊天價藝術品黑幕交易的突破口,但是單純依靠審計制度來揭開並治理藝術品洗錢黑幕似乎並不現實。

日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泡沫經濟時代,利用藝術品和股東拍賣洗錢,已經是該國和一些國家的“老手法”了,姚耀看來,現在的中國和那個時期的日本很相似。大量不合理的資金投入到藝術品交易市場,必然帶來很多的問題。歐盟最近在修改《反洗錢法案》,觸角已經延伸到畫廊,對超過1.5萬歐元的藝術品交易進行備案。但是,一旦反藝術品洗錢成為明文法規,對於藝術品交易市場無疑又是一次致命的打擊,求穩求增的“中國式”是不允許其出現的。但無論如何,能夠使整個行業平穩進入凈化期的規範化方法始終是必須的。在當前的條件下,藝術品洗錢和反藝術品洗錢在國內將是一場大規模的長期博弈。

下一頁時態空間風波,究竟誰在説謊上一頁“追續權”法草案引爭議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五十七期
· “追續權”法草案引爭議
· 反洗錢法:藝術的戰爭
· 時態空間風波,究竟誰在説謊
· 誰來拯救中國民營美術館?
· 嘉德vs保利:火力還未完全釋放
· “追續權”究竟保障了誰的利益?
· 中産階層案例05
· 中産階層案例04
· 中産階層案例03
· 中産階層案例02
· 中産階層案例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