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産階層案例03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19 10:57:46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文/本刊記者 王寧

姓名:孫守軍

職業:自由職業者

年齡:36歲

收藏方向:當代藝術的架上繪畫部分

年均收藏投入資金:100萬元

介入藝術品收藏領域的途徑有很多,大到頂級藝術品的收藏,小到生活中的精彩物件,無不可以納入到收藏當中來。談到最初的收藏契機,孫守軍還是小有得意的説道,“最早的收藏或許還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收藏,記得還是在讀中學的時候,同學之間往來聯繫的方式還很傳統,大多都以書信的方式進行交流,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對於郵票的收集産生了莫大的興趣。”集郵或許是屬於孫守軍那個年代最為通的生活樂趣,隨著國內郵幣收藏市場的興起,這一生活樂趣也被紅火的市場所吞沒,變成了少有普通人所能涉及的藝術品收藏。“最開始並沒有想到這些郵票會有多大的價值,當時純粹是一種興趣和愛好,但到了後來,居然有人主動找到我,要花高價收購我手上的郵票,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讓我對於收藏有了最初的認識。”孫守軍繼續説道,“1998年,我開始嘗試正式介入藝術品收藏領域,當然最初入手的藏品也是以郵幣為主。到2002年的時候,我以收藏當代書法作品的方式介入到當代水墨畫的收藏,收藏的第一張水墨作品是北京書法協會副秘書長蘇適的書法,之後就開始關注‘85’新潮美術之後的中國當代藝術,但收藏的數量也不是很多。”

藝術品收藏眼力與學識的重要性已經不止一次的被各方藏家所提及,但即便是再優秀的藏家,都難免有“打眼”的時候,被一些有心人士所欺騙,致使買到假畫倣品。在這一點上,孫守軍則略帶驕傲的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這樣的經歷。如果説用高於市場價格的收藏經歷有,但被假畫所騙的事情還真的沒有。我的收藏途徑主要是在畫廊和藝術家之間,即便有第三方介入我也會要求跟藝術家本人見面,這樣既保證了我的利益,也是對藝術家本人的一種尊重。同時,我的收藏理念一直都是將藝術品當做一種消費品,而且我所買的藝術品都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從這個觀點出發,即便是我以高於市場的價格買到了一件藝術品,但我非常喜歡,這樣也就不會有被欺騙的感覺存在。”

國內拍賣市場的強勢所導致的二級市場過於強大,甚至於形成了市場的“倒挂”現象,都使得目前的收藏途徑開始往拍賣市場傾斜。作為藏家,拍賣行已經成為了選購藝術品的第一選擇,但拍賣市場當中動輒百萬、千萬元的作品也讓很多藏家只可遠觀。孫守軍也説道,“拍賣會我也經常參加,但多數是以觀摩學習、交流經驗為主,很少有直接從拍賣會上買作品,所買作品也都是有著詳實著錄、流傳有序的拍品,在這方面我寧可多花一點錢也不去冒險性的搶購那些沒有多少説服性證據的作品。這也跟當前拍賣會中假作、偽作大量存在有著直接關係,畢竟資金不是很充足,也不想在這上面栽跟頭。或許再過幾年,等到自己有了足夠的眼力之後,還是會從拍賣會上買一些作品。”

困惑

把藝術品看做消費品,選購自己所喜歡的,以如此觀點進入藝術品收藏的孫守軍對於當前的收藏市場依舊有著自己的困惑。孫守軍告訴記者,“我現在的收藏模式介乎于投資與家居裝飾之間,但隨著個人眼力與境界的提高,肯定會對於之前的一些收藏行為作出更正,進而會放棄一些作品,但只是單純的依靠市場流通領域來對這些作品進行出售勢必會有很多困難。很多時候只能借助於周圍的朋友,在彼此有興趣的前提下進行作品的互換,在這方面雖然能夠滿足家居裝飾的作用,但在投資方面卻收效甚微。當然,如果是按照藝術品只是消費品的思路來看待,這樣的方式也是可以接受的。”

用30萬元做一個資産配置:

以30萬元作為一個收藏的資本預計,孫守軍在略作考慮之後給出了這樣的答覆,“如果是按照這個資金標準,我會選擇用這筆錢來買一件邱世華或者劉國夫的作品,同時也是我所喜歡的。”

專家點評:

賈廷峰 北京798太和藝術空間董事長。

對於孫守軍給出的資産配置,賈廷峰首先表示對這兩位藝術家並不是很了解,也就無法很準確的對於這樣的資産配置給出建議,但同時賈廷峰説道,“孫守軍的選擇還是很具有前瞻性的,但市場前景也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孫守軍將藝術品視作消費品的收藏理念在賈廷峰看來是非常好的,收藏的心態非常正確。但對於孫守軍以個人喜好作為選擇藝術品的標準,賈廷峰也十分直接的説道,“以個人喜好作為選擇藝術品的標準必須要有充分的前期準備,要有很好的老師,能夠對於藝術品的市場前景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因為他個人所喜歡的不一定就是具備藝術收藏價值的,這就需要在選擇藝術品之前做足功課,這也無形中耗費了藏家的精力,甚至於會與某些好的作品失之交臂。”同時,對於孫守軍大多選擇從畫廊以及藝術家手中直接購買作品,而很少從拍賣會中直接買作品,賈廷峰也非常認同這樣的做法,認為這是一個成熟藏家的運作心理。

下一頁中産階層案例02上一頁中産階層案例04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五十七期
· “追續權”法草案引爭議
· 反洗錢法:藝術的戰爭
· 時態空間風波,究竟誰在説謊
· 誰來拯救中國民營美術館?
· 嘉德vs保利:火力還未完全釋放
· “追續權”究竟保障了誰的利益?
· 中産階層案例05
· 中産階層案例04
· 中産階層案例03
· 中産階層案例02
· 中産階層案例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