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間,同兩位中國藝術家的結識對我的這次展覽至關重要。其中一個人的作品曾深深地讓我震撼,那是在北京維他命空間的“當鋪”展覽上,一塊冒著煙的大石頭一下子攫住了我的目光,這就是鄭國谷的《蠻石》,是他“帝國”計劃的一部分。在廣東陽江的一塊非法購置的土地上,鄭國谷開始建造他的“帝國”,他的極簡主義風格——這讓我想起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和他的“非定點”(non-site)——以及完全的樂觀態度,將生活和藝術真正地合為一體。這件作品簡潔、充滿想像力、超越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它向我們展現了一種對中國未來可能性的重新考量,以及藝術家是如何把一個想像的國度變為現實的。這就像彼得潘和他的永無島(Neverland),但今天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更新鮮的比喻和表達方式,於是,一個點子就這樣誕生了:我們把“荷蘭”(Netherland)這個單詞看成類似“永無島”(Neverland)的一個複合詞,它可以被拆分成Nether和Land兩個部分,形成一個新詞“Nether Land”,這就是這次展覽的題目。 另一次重要的相遇是在上海香格納畫廊的“中東”展覽上(“看見自己的眼睛——中東當代藝術展”),這個展覽由上海藝術家徐震的沒頂公司策劃,它讓我不由感嘆中國藝術家是多麼機敏,我從未在西方的當代藝術中看到像沒頂的作品一樣有趣的、關於熱點問題的集體創作。那麼,沒頂又是誰呢?我知道我的這個問題聽起來相當好笑,熟悉中國當代藝術的人差不多都知道這是藝術家徐震在結束個人身份的創作後以公司的形式開辦的創作集體。但當時,這讓我驚喜不已,更棒的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這位理想人選,已經用他的藝術製造出了更多有意思的問題。徐震和沒頂公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在於他們用一種極端幽默和富於感染力的方式跨越既定界限,譜寫著關於異國生産的狂想曲。沒頂公司的作品使我意識到關於生産、思考和觀察的國別界限,以及它是如何被混淆和模糊的,在徐震和秦思源的啟發下,幾個星期後,展覽的中文標題終於誕生了。這就是“何國”。這個富於詩意的翻譯,去掉了“荷蘭”的“荷”的草字頭,在中文裏的意思是 “哪個國家”,這正好同展覽的主旨相吻合。“何國”製造出一個想像中的國度,但這個翻譯也減弱了展覽的問題性,我想在這裡想和中國藝術家探討的是:到底什麼才是虛構生活的真正價值呢? 我最終選擇了沒頂的《平靜》(calm)參展。同時,尼古拉斯•夏夫豪森又向我推薦了裏文•凡•德•維(Lidwien van de Ven),一位在鹿特丹和柏林兩地生活和創作的攝影藝術家。我馬上想到了自己曾在上屆卡塞爾文獻展上看到過他的作品,它們非常出色,引人注目。裏文•凡•德•維創作的關於中東的政治圖像將混亂不安的內核隱藏在平靜的表像之下,與沒頂的作品形成對照和呼應。與那些以傳達資訊為主旨的新聞攝影不同,藝術家在這裡所要揭示的是那些不可見之物,以及照片是如何干擾我們對事物的認識的。 後來我又想到如果加入一部影片可能會更有意思。正好有一部影片非常合適,它的標題同時也是“道德”第四幕的主題“非洲也能活”( I Could Live in Africa),這是我們這個項目裏唯一一個回顧展,它講述的是一群朋克青年在尚未解禁的1980年代的波蘭的生活經歷。這群年輕人嘗試在當時互相抵觸的基督教道德標準與共産主義信條以外,建立一套自己的價值系統。荷蘭導演雅各•德•庫寧把他們的故事拍成這部名為《非洲也能活》的紀錄片,以一支名叫“以色列”的樂隊作為主角。而以“以色列”為名,正是對當時波蘭的反猶主義的抗議。他們同時把非洲的陽光和夢幻帶到了自己的音樂裏。 每次往展覽裏添加一件富於幻想意味的作品時,我總希望再並置一件有相似幻想意味的作品,形成互文,使語境更完整。於是在《非洲也能活》的旁邊,我很自然地想到並置另一位藝術家的作品。梅斯查•伽巴(Meschac Gaba)來自貝南科托努,現居鹿特丹,他的作品以非洲婦女的傳統頭髮編織方式為靈感,用線編織模倣各地的地標建築外形,譬如倫敦的“黃瓜大樓(Gerkin Building)”,視覺造型怪誕。此時此地它們很好地與浦東世博園內造型奇特的各國建築形成了呼應。 顯而易見,這是一個有機地生長而形成的展覽。然而策劃過程中無數具有啟發的討論無法在展覽現場得到體現。展覽中提出的關於“何國”的問題也可以指涉藝術家面對身份問題時的思考。對這一問題我想舉的最後一個例子是加拿大籍華裔藝術家林蔭庭(Ken Lum)的作品——廣告牌《沈梅莉討厭她的職業》。這幅廣告牌的英文版從魏特德維茨當代藝術中心1990年開館來便一直挂在中心入口處的外墻面上,現在我們把中文版帶到了上海。在上海布展的時候,我瞥見當地人駐足抬頭觀看著這塊奇怪的廣告牌,因為“沈梅莉”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中國女人,甚至就是個上海女人。但奇特的圖片和文字的組合透露出的幽默與批判意味,是否仍舊使路人覺得陌生。有人説,要認識一個國家,看它的露天廣告牌就行。那麼“梅莉”應該來自何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