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徐悲鴻與藝術、徐悲鴻與女人、徐悲鴻與這個紛紛攘攘的塵世,有著太多的話題。一個已為人所知的徐悲鴻,一個仍鮮為人知的徐悲鴻,急需從光環或泥淖中抖落出來。無論徐悲鴻走得多遠,成就多大,似乎他總是擺脫不了貧寒的出身、私塾的熏陶和早年經歷所鑄就的執拗個性,這又告訴我們一些什麼? 徐悲鴻站在今人的視野裏,他還是那麼神采飄逸,魅力十足。一個被這麼多人關注乃至議論的人,本身就有著未被遺忘的榮耀。 又一次拜訪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從這裡出發。 泱泱大國之都,名人紀念館甚多,但鮮有如此炫麗璀璨的。徐悲鴻猝然離世之時,妻子廖靜文把留在徐悲鴻身邊的一千二百餘件嘔心瀝血之作和一千二百餘件唐宋以來的名人書畫,以及徐悲鴻生前從國外收集的一萬餘幅畫冊與繪畫資料,全部無償地捐獻給國家,才使人們得以目睹這些罕世之寶的驚人風采。 這些以一位藝術巨匠特有的眼力和其畢生積蓄,苦苦收集到的藝術珍藏,是無法用金錢計算的。它們中間的很多身價,早已達到天文數字。 當你仔細觀賞面前這些藏品的時候,會有一個發現,在一些徐悲鴻格外珍視的藏畫上,蓋著一方專門的印章,題有四個字:“悲鴻生命”。 何為“悲鴻生命”? 也許在徐悲鴻的眼裏,生命即為藝術。 上帝並沒有特別眷顧徐悲鴻,依然讓他飽受磨難和憂患。 與常人不同的是,當這位偉大智者以藝術眼光,看待自己走過的人生之路的時候,痛苦變成了收穫,坎坷轉化為資本,給一個普通的生命注入了活力,苦苦掙扎的平凡生活,也就變成了一條追求與理想的康莊大道。 “悲鴻生命”,一把開啟大師心靈的鑰匙。 於是,我註定無法去説一個關於文人雅士的孱弱經歷。 我想説的,其實就是一個在上海灘餓得想要自殺的貧困小子,一個在人生與藝術的海洋中不斷尋覓的美術青年,鐵著心去打拼天下的生命故事。 一個外國友人把徐悲鴻叫做“中國鴻”,是他想像中的一隻大鳥。“中國鴻”是怎樣起飛的,又是怎麼越過千山萬水,飛向一片理想的天空? 讓我們一起,跟著徐悲鴻上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