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藝術與自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26 10:55:21 |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摘自《和畢加索在一起的日子》,弗朗索瓦茲·吉洛、卡爾頓·萊克著,周仲安、吳憲、姚燕瑾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211頁:

 

  米羅走後不久的一個上午,我們收到卡恩韋勒寄自巴黎的快信,信中還夾著一份紐約來的電報。

 

  此前,我們已聽説不少美國國會議員譴責現代藝術將導致政治顛覆的怪論,這些論調類似三十年代希特勒的煽動性演講,也是目前俄國人津津樂道的。唯一的區別僅在於美國國會議員把現代藝術視力共産主義陰謀的一部分,而俄國人則將現代藝術稱之為“資本主義的腐敗”。持有這種論調的人都是美國亞文化陣線中的極端分子,而紐約現代美術館顯然是抵制這類人的一個中心,這份電報便是這一抵制中心所急切發出的“心靈的呼聲”。簽名的有畫家斯圖爾特·戴維斯、雕塑家利普切茲,以及當時該館繪畫與雕塑部門主任詹姆斯·約翰遜·斯威尼,電報是經由卡恩韋勒的美術館發給畢加索的,全文如下:

 

  美國新聞界和美術館反對繪畫與雕刻自由表現的聲浪日見高漲。支援平庸之輩和功利主義者的巨大壓力重新興起。藝術家和作家們為了重申他們的權力,將於5月5日在現代美術館召開會議。您的支援對會議的成功意義重大。請來電聲明您強調藝術創新有必要予以寬容。電報請發百老彙大道1775威斯尼。

 

  電報裏附有回電費用業已預付的收據。我把電報給巴布羅(即畢加索)譯了出來,又給他念了卡恩韋勒的信。卡恩韋勒已讀過電報,他的評語是“胡説八道”。對於日益高漲的反對藝術自由的聲浪,卡恩韋勒反問:有誰在乎?對於那幫人誰也不必擔心。他又説,或許他錯了,畢加索也許會覺得有必要強調對藝術創新應有寬容之心。

 

  巴布羅搖搖頭,説:“卡恩韋勒是對的。藝術是起破壞作用的東西,的確不該獲得自由。藝術和自由,恰似普羅米修斯的火,只能被偷來,用來反對現存秩序。一旦藝術成為官方性質,並向所有人開放,它就成了新的學院派,”他將電報往桌上一扔,“我怎能支援這種觀點?要是有朝一日允許藝術暢行無阻,那是因為藝術已經被淡化,顯得軟弱無力,不值得為之奮鬥了。

 

  “眼下的問題是,根本就沒有強有力的學院派藝術可以是值得與之抗爭的,也許可以説,學院藝術已經奄奄一息,而這對現代藝術是很不利的。原則即便糟糕之至,也該制定原則,藝術有沒有力量的佐證,就在於它能否衝破種種障礙。清除障礙的結果無非是:藝術變得空洞乏味、蒼白無力、毫無意義,藝術的價值將等於零。”

 

  巴布羅仔細看了那張預付款項的收據。“得,他們白白為我浪費了938法郎。”説著,他將收據扔進廢紙簍。

 

  1999年3月28日

下一頁美術館上一頁藝術與藝術家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紐約瑣記》
· 藝術教育
· 繪畫的觀眾
· 藝術家肖像——奧爾
· 我的畫室
· 藝術家肖像——坦希
· 桑蘭與萊奧納多
· 藝術評論
· 拙劣的比喻
· 藝術與良心
· 藝術與藝術家
· 藝術與自由
· 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