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察覺到中國文化中有一條獨特的通向藝術的道路:從知識、修養到藝術創作。王國維説:“雖中智以下之人,不能創造優美及宏壯之物者,亦得由修養而有古雅之創造力;又雖不能喻優美及宏壯之價值者,亦得于優美、宏壯中之古雅之原質,或于古雅之製作物中得其直接之慰藉。” 我們在欣賞書法作品時,常常可以見到這樣一些作品,它們並不以才情見長,但仍然有一種動人的文化氣息;此外,中國古代文士只要屬意于藝事,書法、繪畫幾乎無不可觀。修養便是其中決定性的因素。 書法領域從宋代開始明確強調修養與創作水準的關係。 蘇軾是最早開創宋代書風的傑出書法家。他一反唐人對技法以求、精雕細鑿的態度,把文化修養作為創作的首要條件:“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這是他一以貫之的思想。這使作者的含蘊、人格在創作中佔有左右一切的地位。與此相應,蘇軾否定對形式的過分關注,而強調形式、技巧之外的東西。(圖5-4) 5-4 北宋 蘇軾 一夜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