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鄭世林:中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挑戰與建議

我們綜合分析了中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差距,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宮玉振:管理者為什麼很難看清真相

戰爭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在動蕩而不確定的環境中,作為管理者,始終警惕人性中的認知局限,始終保持組織清醒的認知能力,比什麼都重要。

余淼傑:全球化並未逆轉,中國開放重在多元化發展

儘管這些年來逆全球化的行為不斷的發生,貿易保護主義不斷被強化、貿易欺淩主義抬頭。但是從長遠的時段來看,特別在十四五的階段,全球化依然是主要的態勢。

周其仁:水大浪急,如何再“突圍”?

中國發展到今天,不但要有做大做強、成本做優的使命,往未來看,應該往全球的獨到性使勁,還不單單是你卡我什麼脖子我就攻什麼關。

“雙迴圈”新格局之下,中國企業如何備考答卷?

對中國企業來説,未來以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抓手”,同樣也是實現企業競爭力提升,完成産業轉型升級,以及贏得更加廣闊市場空間的關鍵和新動能所在。

宮玉振:中國傳統領導力哲學

中國人自古以來追求的就是入世和經世致用,諸子百家所探討的多是治國之道,必然涉及到領導者、領導力這樣的主題,有大量的關於領導力的思考。

我國國際發展環境的變局與挑戰應對

經濟外交有很多的目的,有時候有地緣政治因素,有時候有應對安全方面相關的,核心的目標必須是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黃益平:中國增長模式的轉型與必要的改革

黃益平主要講兩個問題:一是在第二個一百年,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二是我們的政策會有一些什麼樣的轉變?這兩個問題是相結合的。

文明興衰的決定因素和東西方文明的大分流

總裁讀書會與北大國發院EMBA中心聯合邀請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教授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連續解讀《政治秩序的起源》、《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和《西方將主宰多久?》三本名著。

中國自研新冠疫苗如何成為國際衛生公共品

在長期主導全球疫苗供應的西方跨國醫藥企業以及管制它們的政府那裏,為什麼其研製成功後的新冠疫苗的跨國應用不是重點話題?中國自研疫苗如何成為國際公共品?

既用經濟手段做大蛋糕,也要二次分配分好蛋糕

今年既是脫貧攻堅,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最後一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我們遭遇了非常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

財政或央行應承擔一部分政策的財務責任

現在正好是年中,第二季度經濟顯著反彈,但下一步經濟增長的軌跡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黃益平:目前,中國經濟復蘇並不平衡

即使沒有疫情的情況下,全球的需求也大幅度地放緩,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考慮到保護主義和貿易的緊張局勢,中國完全依賴外部需求是比較困難的。

下半年中國經濟如何在變局中開新局?

中國經濟明顯已經築底,從各個指標都可以看出,在第一季度下跌6.8%之後,第二季度已經築底開始反彈,這是毫無疑問、非常清晰的。

保持發展定力 中國經濟能夠應對不確定性

這份來之不易的半年報“成績單”,蘊含著哪些中國經濟的發展密碼,面對充滿困難、挑戰和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中國經濟又將如何迎難而上、穩中求進?

善陣者不戰,先突圍再攀登

在沒發生戰爭,沒發生重大的地震,沒發生重大的其他的自然災害情況下,疫情對人類的生活已經造成這麼大的創傷。

企業家應該怎麼讀書和學習

疫情期間,居家時間增多,比平常多讀了很多書,也多寫了不少文章。今天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關於讀書和學習的心得,同時也從經濟學的角度談一談為什麼做企業的人應該讀書和學習。

農業革命後健康疾病模式變化原因

過去幾十年以古病理學突破性進步為代表的生物考古學等相關學科研究深入,深刻改變了學界有關新石器農業轉型對人類健康疾病影響的理解,對於在當代科學認識高度重構人類疾病史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