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直播時代轟然到來 網路直播成為網際網路新戰場

3403451270-1217437333-11-0.jpg

  在資本驟然轉冷的2016年春天,直播平臺卻亢奮地生長著,讓主播、粉絲和資本都為之瘋狂。它不像17年前的QQ、7年前的微網志、5年前的微信,它們火起來,都經歷了一個相對漫長的用戶積累時間,但網路直播的火似乎是在一夜間點燃。隨著社交媒體、智慧手機、4G網路的發展,網路直播正在成為新一輪網際網路巨頭和創業者們爭奪的新戰場。

  吃飯睡覺都能直播

  丫蛋、劉濤都跑來搶網紅飯碗了

  一夜之間,全民直播時代轟然而至。

  有明星的地方,就有直播。上週四愛奇藝邀請粉絲一起看《太陽的后羿》大結局,請來南韓人氣演員“晉久”與粉絲互動,比起現場尖叫的粉絲們,來自花椒、YY等平臺的主播們淡定異常,可他們的螢幕卻早已被粉絲的禮物刷滿。上周搜狐馬拉松在三亞開跑,吸引了王凱、袁姍姍等多位明星參與。旗下的“千帆直播”海選出來的5位性感美女主播,也用手機視頻直播全程記錄。

  普通人的直播內容更加“家常”,看似無聊卻擁躉眾多。外出吃個飯,得開直播,這個菜鹹了,那個菜淡了,螢幕上嘩嘩飄過的“小黃瓜”遠超一頓飯的價值。健身、聊天、寫作業甚至睡覺都能直播,去年“雙11”一位直播睡覺的姑娘就獲得了“國民老公”王思聰的7萬元打賞。

  有一技之長的直播更受歡迎。教歷史的、教數學的、教二胡的、教炒股的都開了直播,有的人對“口吐蓮花”的他們深信不疑,也有人質疑“教育”怎能成為斂錢的工具。唱歌好、跳舞棒、懂才藝的,即使長相“其貌不揚”,但才華會讓人心生愛戴,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實現夢想的概率也比以往大得多。就連大學生的就業觀也産生了變化,比起找工作,“直播”自由又有趣,賺的還多,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心目中的“好工作”。

  明星們也跑來跟“網紅”搶飯碗。小品演員“丫蛋”的直播現場讓人驚艷,原來鏡頭前老穿紅配綠梳倆小辮兒的姑娘素顏是那麼美。趙本山的女兒在某平臺玩直播,一場下來禮物打賞達到88萬,秒殺老爸。送禮物的來頭也都不小,德雲社的兄弟和劉老根大舞臺的徒弟們都來了。劉濤入駐某直播平臺,首次網路直播便創造了同時線上人數17萬,開場5分鐘甚至造成直播平臺癱瘓。

aced40464fa14a649e6e07278e363163.jpg

  直播的火不是一天煉成的

  這是3.0的移動視頻直播時代

  直播為何如此瘋狂,讓資本和市場集體發燒?易觀諮詢分析師龐億明對北京晨報作者表示,直播的風口早在幾年前就在醞釀,例如9158的上市,證明了這個行業有著強大的用戶基礎。但它的突然“爆發”離不開市場的聯合推動。

  CNNIC文章顯示,網路視頻直播是現在媒體的最高端形態。從資訊傳播的角度來看,文字可以捏造,圖片可以PS,就連視頻也能剪輯製作,唯獨直播,它可以讓用戶與現場進行實時連接,具備最真實最直接的體驗。正因為真實性,所以接下來會出現什麼都是不可預料的,才會給用戶足夠的想像空間和驚喜,吸引用戶收看。而其強大的互動性也拉近了粉絲和主播的距離。

  從優酷馬鈴薯等視頻網站上傳個人小視頻的直播1.0時代,再到類似YY直播、六間房等網頁端的“秀場”直播2.0時代,如今的直播平臺已經進入了“隨走、隨看、隨播”的3.0移動視頻直播時代。但這其中,也有不少曾經紅極一時的名字被人快速遺忘。曾經火爆朋友圈的秒拍、足跡、GIF快手代表著一批延時類直播軟體,但隨著即時直播軟體的興起,他們的優勢已經不再。“直播平臺勢必要經歷大浪淘沙的過程,隨著市場發展,無論是主播還是用戶,市場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整個行業也會形成一個相對明朗的格局。”龐億明表示。

  繁華背後的亂象

  在看多了吃飯、睡覺、毫無營養的聊天后,用戶的新鮮勁兒又能維持多久呢?

  文化部網站援引的數據顯示,網路直播平臺用戶數量已達2億,大型直播平臺每天高峰時間大約有三四千個直播“房間”同時線上,用戶數可達二三百萬人次。直播平臺的內容也在經歷挑戰。4月14日,文化部將一批直播平臺列入查處名單之後,直播平臺繁華背後的亂象被推上風口浪尖。巧合的是,在4月13日,北京網路文化協會組織百度、新浪、搜狐、愛奇藝、樂視、優酷、酷我、映客、花椒等20余家從事網路表演(即直播)的主要企業負責人共同發佈《北京網路直播行業自律公約》,表達行業態度。

  可在看多了吃飯、睡覺、毫無營養的聊天之後,用戶的新鮮勁兒又能維持多久呢?“對於低俗、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這些內容是我們堅決抵制的,並建立了相關的監管部門。除了關注顏值高的主播,目前平臺上的不少草根階級的直播內容更加細分,除了歌舞才藝表演,還有健身、美食、時尚購物,甚至還有手工、沙畫、釣魚。”YY平臺負責人對北京晨報作者表示。

  “直播”平臺的産業鏈也正在形成。根據艾瑞報告,2016年,遊戲直播用戶將破億。生活直播平臺的核心收入模式也已清晰:將通過平臺專用攝像頭、廣告付費投放、觀眾打賞分成以及其他平臺轉播平臺版權收費。龐億明表示,圍繞“直播”,平臺可以去運營演藝經紀,通過廣告去進行流量變現,甚至産生優質IP,進行全産業的內容生産。而對主播來説,除了打賞收入,電商、廣告代言都是比較快速的變現方式。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全民直播時代轟然到來 網路直播成為網際網路新戰場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