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65%中小企業"搞"電商 資訊經濟規模近萬億

20151020041838257.jpg

  近日,《2015年浙江省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準評估報告》出爐,為全省及11個設區市、90個縣(市、區)的資訊化發展指數製作了一份可量化的“成績單”。

  隨著國家“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和大數據戰略的實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快速演進,並廣泛滲透于經濟社會各領域。

  敢為人先的浙江搶先開跑,加快“兩化”融合,浙江經濟在資訊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下,實現“美麗的轉變”。

  1.977  杭州高新區資訊化發展領跑全省

  新出爐的《2015年浙江省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準評估報告》顯示,杭州高新區(濱江)資訊化發展指數達到1.977,進入90個縣級地區第一梯隊,列全省第一位。

  在杭州高新區(濱江),鼎炬科技的三樓車間,一台已經裝配好的“手機和平板自動包裝線”進入了最後階段的調試,只見四台“iPad”裸機被機器臂逐個抓起,進入流水線後,整個過程會經歷清洗、列印標識、覆膜、自動包裝等階段,最後呈現出的産品,是一台臺嶄新的“iPad”整整齊齊地裝入盒子。

  “效率大大提升,以前需要45個工人,一天只能包裝1萬台,現在可能只需要10個人,而且比人工多了2000多臺;不僅如此,這套流水線是一個完整的閉環,只要把‘iPad’裸機放上去,它自己就會組裝,也就是説,它的資訊處理系統,有著自己思考的能力。”鼎炬科技董事池敬源説,“企業讓我們開發出這套系統的目的,是為了加速它自身的轉型,實現機器換人。”

  工廠物聯網基礎是“網際網路”,實質是“兩化融合”,關鍵是大數據管理,核心是智慧製造。而這只是杭州高新區(濱江)乃至整個浙江兩化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50305091732812.jpg

  浙江工業機器人使用量居各省市區首位

  《2015年浙江省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準評估報告》的評估對象為,全省11個設區市和90個縣(市、區、功能區),指標體系由基礎設施、産業技術、應用消費、知識支撐、發展效果5項分類指數和18個指標構成。

  與2014年相比,各設區市資訊化發展指數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根據報告,杭州和寧波位列第一梯隊,2015年資訊化發展指數相當於全省平均水準的1.17倍。緊隨其後的是,嘉興、金華、湖州、舟山、紹興、溫州、台州、衢州、麗水。而在90個縣(市、區、功能區)中,濱江區、西湖區、上城區、余杭區等17個縣(市、區)資訊化發展水準處於全省領先地位。

  浙江企業正從“低小散”走向“兩化”融合,各地工廠紛紛上演“機器換人”。目前,浙江工業機器人的使用量和機器人銷售總量均居全國第一位。2015年,浙江完成以機器換人為主的技術改造投資6701億元,規上工業勞動生産率提高8%以上,工業機器人使用量穩居各省市區首位。

  去年資訊經濟核心産業規模接近萬億

  浙江將網際網路優勢和生産製造優勢緊密結合,推動“製造大省”向“智造強省”轉變。在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資訊經濟上精準發力,持續推進。根據報告,2015年全省資訊化發展指數為0.917,比上年提高0.029,五類分項指數值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等新業態正在顛覆傳統業態。目前,浙江擁有淘寶、天貓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平臺,全省65%的中小企業開展了電子商務業務。全省列入2015年全國電子商務百強縣和淘寶村的數量分別達41個和62個,居全國第一。

  資訊産業的快速發展,讓浙江的經濟結構發生“美麗的轉變”。2015年全年規模以上資訊經濟核心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869.2億元,同比增長13%,超額完成全年10%的目標任務,利潤增速高出全省規上工業12.4個百分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浙江65%中小企業"搞"電商 資訊經濟規模近萬億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