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分類專業期刊《Phytotaxa》第544卷第2期刊發文章,描述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發現的大型真菌新物種——普陀條孢牛肝菌(Boletellus putuoensis)。這一新物種于2021年被生物多樣性調查技術人員發現,經形態觀察和DNA序列分析,確認為新物種,因其模式産地為普陀區朱家尖島,命名為普陀條孢牛肝菌。
這是舟山市普陀區2021-2022年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項目中最突出的成果之一。作為全省29個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地之一,也是舟山市唯一一個入列省重點區域的縣區,普陀區于2021年3月正式啟動2021-2022年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項目,採用遙感技術和地面調查相結合方式,首次全域調查生態系統,同步開展陸域生物多樣性調查,掀開了普陀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新篇章。
項目由舟山市生態環境局普陀分局牽頭,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撐。在為期一年半的野外調查中,調查團隊根據普陀區自然條件,對普陀區全域調查網格內的12個鄉鎮38個島嶼開展了生物多樣性現狀調查,共調查到生物物種2980種,發現全球新記錄物種1個、中國新記錄種41種、省域以上新記錄種達10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物種71種,並記錄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290項,發現了近年來省內罕見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穿山甲和小靈貓,且存在較為穩定的野外種群。
本次調查形成了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專題地圖、延續性觀測方案等成果共計30余萬字、5萬餘張各類生物物種“圖譜”,詳細記錄了物種及分佈點位、珍稀瀕危物種等資訊,基本摸清了普陀區生物多樣性現狀,將為普陀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提供基礎支撐。該項目已于9月8日通過了由普陀區政府組織、業內知名專家參評的評審會,舟山市生態環境局作了現場指導。
接下來,普陀區將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延續性調查與觀測工作,進一步掌握轄區內生物多樣性現狀和變化趨勢,推動全區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工作常態化。同時選擇中華穿山甲、小靈貓、義烏小鯢等重點物種開展專項調查觀測,摸清其現狀、種群動態、分佈格局和影響因素,研究制定“頂層”保護政策。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黃寧璐 通訊員 唐毓蔚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