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上城淳安兩地書記首次協商共富 為何選了這個村?
發佈時間:2022-09-09 08:41:47    

  初秋淳安,青山呈黛,碧峰染翠。在距離杭州千島湖鎮82公里的高山上,坐落著一個人口僅163戶的小村莊——胡家坪村。

  9月5日,一場上城、淳安兩地政協首次開展的聯動協商會來到了胡家坪。上城區委書記章燕和淳安縣委書記楊建根帶領兩地十多名政協委員,圍繞“攜商推進‘幫共體’ 協作奮進共富路”為主題進行專題協商。

  上城和淳安,地緣相親,山海相連。

  但首次聯動協商,兩位區縣書記為何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個海拔將近1000米的高山村?

  一條山路的演進

  還沒進村,“上城元素”就已經出現了:這條命名為“上城路”的山道,寬約5米,蜿蜒曲折沿山而上,但路面卻十分嶄新平整。

  幾個月前,這條村道還只有3米寬,車輛交匯只有在大彎處才能解決;而在十多年前“上城路”沒修建時,坡陡路窄,村民出山只能步行。

  交通不便,村莊閉塞,“靠山吃山”的農業産出收入低,青壯年為了生計不得不外出打工,空心化、老齡化程度嚴重,胡家坪村成了深山中的一片“孤島”。

  從一條步行都困難的簡易村道,到5米寬可交匯行車的寬闊山路,“上城路”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見證了區縣協作的親緣歷史,這背後離不開上城和淳安一年前啟動的兩地“幫共體”建設。

  2021年9月,上城企業濱江集團和胡家坪村結成“村企新型幫共體”,啟動了以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為主題的濱江雲頂桃源旅遊綜合體項目。

  按照濱江集團和淳安縣簽訂的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胡家坪村投入5億元,在3-5年內分三期打造綜合型高品質旅遊項目,包括精品五星級酒店、精品民宿、配套旅遊設施、農業觀光項目和農産品展示項目等。

  要致富,先修路。“幫共體”在胡家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十幾裏的“上城路”翻修拓寬,打通上下兩個自然村的“斷頭路”,修繕村子裏飽經風霜的舊房危房。除了幫助村裏提升“硬體”,“幫共體”還讓村民參與到建設中來。

  “8年來,兩地區縣協作工作越走越近,越做越強,雙方圍繞淳安所需、群眾所盼、上城所能,積極創新形式,拓寬協作領域。”談到濱江集團和胡家坪村的“幫共體”模式,楊建根加重語氣,用了“變革重塑”和“迭代升級”兩個詞。

  協作是交互的,作為“一縣一策”的實踐地,雙向奔赴的淳安通過點狀佈局、點狀開發,讓胡家坪村喝上了探索供地新方式的頭口水:胡家坪村把村裏零散的閒置用地打包盤活,鄉村兩級正根據方案,爭取二期建設用地快速落實。

  “有了地”的淳安和“有了想法”的上城,一拍即合。

  一個樣本的誕生

  改變的不只有“上城路”。前不久,項目一期、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的雲頂酒店,在胡家坪桃塢塔自然村拔地而起。

  和其他精品酒店不同,雲頂酒店的服務型崗位人員都來自周邊村莊,這意味著村民不用翻山越嶺,在家門口就能獲得收入保障。

  與此同時,二期民宿集群、星空營地、十里桃源等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除了閒置勞動力,還吸引了不少外出人員返鄉,目前共吸納100余人就業。

  懂得鄉村,才能振興鄉村。實施鄉村振興並非簡單地給錢給人,重要的是讓當地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

  在章燕看來,“幫共體”項目在物質富裕和精神共富基礎上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結合點。“濱江集團的做法,是把胡家坪的家園還給了當地的老百姓,在這裡勞動就能創造價值,讓鄉村在提升同時回歸本土農民的家園。”

  楊建根對此也有共鳴,“‘村企新型幫共體’推動了人盡其才,其根本就是讓大家有事做,通過項目建設吸納一批、勞務輸出安置一批、返鄉創業帶動一批,實現了村民充分就業,在這樣一個偏遠山村,每個人都能用雙手創造未來。”

  除了勞動實現價值,“幫共體”項目通過資金投入和品牌渠道等生産要素相輔相成,放大了山水草木的綜合效應,讓生態價值充分變現,村民實現了土地流轉得租金、入企就業得薪金、家庭經營得現金、股份分紅得股金的“一地四金”增收。

  雲頂桃源項目落地後,胡家坪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40.1萬元,村集體總收入達到86.9萬元,項目助銷農産品50余萬元。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透露,“幫共體”還將在胡家坪建設文化禮堂、衛生院、幼兒園、村民食堂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致力於打造國家標準的“鄉村振興標桿村”。

  “這提供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證。”章燕説,“幫共體”項目激活了農村自治新路子,深化了村民幸福生活的新探索,暢通了社會各界參與鄉村振興的渠道,“我們希望它能成為可複製、可推廣的區縣協作示範樣本。”

  一種模式的創新

  自2014年上城和淳安建立協作關係以來,聚焦鄉村振興、産業協作、消薄增收、“醫共體”試點、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等重點,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和交流,有力推動淳安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今年8月,浙江省召開新型幫扶共同體共同推進山區26縣鄉村振興現場會暨結對幫扶團組長會議,將繼續升級新型“幫共體”的幫扶體系,堅持把産業和就業作為重點,聚力幫扶每縣打造一條以上高能級全産業鏈。

  淳安作為山區26縣之一,怎樣讓胡家坪“新型幫共體”模式複製推廣,示範帶動更多的“新型幫共體”加快落地,成為兩位區縣書記熱議話題。

  楊建根介紹,淳安縣域面積約4427平方公里,但真正能夠落地開發的僅44平方公里。在這個“1%”中,著力多規融合、重塑發展空間尤為重要。

  “進入區縣協作創新模式,希望兩地在産業、項目、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交流,打造出更多的協作標誌性成果。”楊建根説。

  章燕笑著接過了話茬,在她看來,要真正實現兩地雙向互動、彼此賦能,上城將助推兩地資源互動,産生新能量、激發內生動力,讓雙方交流之路越走越寬、緊密之網越來越緊。

  以龍頭企業為牽引,持續探索以企業為主體、黨政互動、多方合作的鄉村振興新路徑,是否真的能夠長效發揮作用?這張上城區與淳安縣聯手打造的區縣協作金名片,能否亮得出去?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