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護航共同富裕 共建美麗鄉村
發佈時間:2022-08-09 10:51:16    

   “這次實踐真是太有收穫了!我學習到了很多鄉村警務模式的經驗!”浙江警察學院四大隊“護航共同富裕,共建美麗鄉村”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在麗水縉雲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時如是説到。

  2022年8月5日,“護航共同富裕,共建美麗鄉村”社會實踐團隊為進一步領悟鄉村治理新模式新成效,體會楓橋經驗的“縉雲新模式”,先後深入縉雲縣新建鎮河陽村、筧川村以及舒洪鎮仁岸村進行調研學習。在面對面、心談心的走訪交流中,7名團隊成員學習“河陽模式”“筧川經驗”“仁岸經驗”等鄉村治安管理模式,感悟共同富裕,護航鄉村振興。

3.png

  河陽文化孕家風,矛調聯防促發展

  在實踐團隊到達河陽村前,新建派出所教導員向團隊成員介紹了新建鎮的治安情況:轄區人口共6.7萬人,而每天的警情數量卻僅在5個左右。新建所較低的接警量正是得益於“警調銜接”機制和鄉村特色矛盾糾紛化解模式。在所領導、河陽村幹部的帶領引導下,團隊成員在走訪中了解到了河陽村的基本概況。河陽古村落歷史悠久,其中“息訟獄”“懲姦慝”“嚴盜賊”的河陽家訓更是為創新鄉村治理模式奠定了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蘊含著“矛盾不上交”、“法治鄉村”的現代警務思維。

  在隨後的採訪中,河陽村村委委員朱委員告訴我們:“河陽村非常注重傳統祠堂文化。”在基層治理上,河陽村兩委和新建派出所開創性地將統祠堂文化和基層治理體系結合起來,選任鄉賢,將傳統以家族祠堂為中心解決矛盾的模式推陳出新,打造出了“河陽模式”。河陽村推行網格化管理,通過將村分為數個矛調網格並任命網格長和網格員,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網、糾紛不出村。同時,派出所也加強“警調銜接”機制,聘請鄉賢能人組成專職調解員駐所辦公,矛盾糾紛類警情實行與民警同步出警、同步處置、同步調解。

  “通過家風文化營造以及楓橋模式的治理,河陽村未來一定會更加富裕,村民一定會更加幸福!”實踐團隊一成員深深地感嘆道。

2.png

  産業建設促共富,善治筧川助平安

  接下來,實踐團隊前往筧川村進行調研學習。在所領導、當地村幹部的帶領下,實踐團隊在文化大禮堂中了解到了該村的基本概況。該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開拓性建設“筧川花海”景點,支援“淘寶村”發展,深刻踐行“兩山”理論,走上了鄉村經濟蓬勃發展之路。發展中,該村充分借鑒“楓橋經驗”,總結出了“筧川善治六法”,即“善領”“善承”“善督”“善聚”“善解”“善建”,實現了筧川共富夢。

5.png

  村委會組織委員丁委員向我們介紹道:筧川村不但重視經濟建設和民生建設,也致力於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即”筧川經驗”。為解決矛盾糾紛問題,筧川村堅持黨建引領、警民聯動的治理模式。村兩委與公安機關緊密協作,派出所支部書記任村黨建指導員,黨員民警任平安綜治指導員,建立黨員包戶、幹部包片、村雙委總協調的三級矛盾糾紛化解模式。村兩委積極與派出所聯動,層級解決矛盾,保證“矛盾化解得了,糾紛預防得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過夜”。

  在深入調研後,實踐團隊由衷地讚嘆:“筧川村的發展理念和治理模式非常具有前瞻性,相較于一些更富裕的地區可以説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5.png

  南鄉仁岸零距離,生態共富並駕驅

  8月6日下午,實踐團隊前往最後一站——舒洪派出所及仁岸村進行實踐學習。所長向實踐團隊介紹起了鄉村警務的經驗,他在採訪中表示:“只有把百姓放在心裏,百姓才會支援警務工作,治安治理工作才能推動。”信訪問題是南鄉舒洪的老大難問題,但舒洪所通過與群眾零距離交流,找準矛盾點,實現坐得下來、談得下去,最終成功攻克該難題。在治理所屬仁岸村的過程中,也同樣將“南鄉零距離”貫徹其中。

1.png

  隨後在當地所領導、村幹部引導下,實踐團隊對仁岸村有了大致的了解。仁岸村依託生態鄉村特色,因地制宜,開展楊梅節,打造“直播+助農+電商”模式,做大做強“楊梅産業”,形成“一村一品”生態發展模式。在警務治理的過程中,仁岸村積極貫徹“南鄉零距離”,推進聯防隊建設與幹部負責機制,實現矛盾糾紛面對面化解。未來,仁岸村將與派出所共同探索鄉村基層治理數字化改革,共同打造“未來鄉村”。

  “仁岸村宜居宜業宜遊,警務模式創新走在前列,真是太有收穫了!”實踐團隊成員在調研後,由衷感嘆道。

  在實地調研與學習的過程中,實踐團隊深刻感受到,縉雲縣派出所因地制宜,不斷探索出頗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這種的特色警務鄉村治理模式,令團隊成員受益匪淺、感悟頗深!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