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農民“錢”景廣闊奔共富 看南湖一位“豬倌”的轉型記
發佈時間:2022-08-01 10:17:33    

   夏日悠悠,正值葡萄成熟季節,位於南湖區新豐鎮竹林村聖大家庭農場裏的葡萄長勢喜人。這幾天,農場主朱國民十分忙碌,他帶著工人們忙著挑選、採摘葡萄。

  朱國民的致富路,要從2013年説起。竹林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華東第一養豬村”。作為本村人,此前朱國民也跟著父母一起養豬。“養豬不穩定,賺的時候盆滿缽滿,賠的時候血本無歸。”此外,朱國民也十分不喜歡那臭氣熏天的環境。

  2013年,南湖區打響生豬養殖減量提質攻堅戰。“我們家是竹林村首批生豬退養的農戶,不少人退養之後就出去打工,我和家裏人商量,決定創業。”朱國民瞅準時機,拿著100萬元創業貸款,同年11月創辦了聖大家庭農場,種起了葡萄和桃子。

  後來,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朱國民還在葡萄棚裏套種生薑,農場又多了個副産業。

  生豬退養後的三年間,竹林村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景區村莊建設,開啟一場由表及裏的美麗蛻變。

  近些年,朱民國蓋起了新樓,開上了汽車,日子越過越紅火。比起養豬時,朱國民覺得,現在的生活更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以前是‘靠天吃飯’,現在技術上去了,又有農業保險,遇到災害心不慌。”瑣事煩憂少,經營輕鬆了,收入提高了,這是朱民國這幾年最直接的感受。

  從“豬倌”到農場主,從養殖到種植,朱國民感覺自己的“錢袋子”是越來越鼓了。他告訴記者,這幾年農場上陣“三棚四膜”和噴滴灌新技術,提高了瓜果品質和産量,讓農場每年凈收益穩定在四五十萬元。

  翻開《南湖區志》,裏面記載的幾組數據十分亮眼:2007年,南湖區農村居民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大關;2013年,南湖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2021年,南湖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42830元,同比增長10.2%,增速列全市第一。

  為什麼南湖區農民收入增速那麼快?沿著區志裏的“三農”大事件,一條清晰的農民“錢”景路展現在眼前。

  推進農民共同富裕,土地制度改革是關鍵。十幾年前,一場與土地制度有關的改革探索在南湖區悄然興起,這就是“土地流轉”,即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2008年6月,當時的七星鎮作為浙江省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開始農房變公寓、農民變市民、土地置換拿退休金的新嘗試。這種嘗試不僅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而且打通了農民進城的通道,走出了一條具有南湖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實踐之路。

  時間證明,農村這片土地大有可為。十來年間,南湖區“新土改”步履不停。2016年,南湖區全面啟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土地確權,加速了土地流轉,保障了農民土地增值收益權,從而持續增加農民的財産性收入。”南湖區農水局負責人表示,截至2021年底,全區土地流轉面積10.45萬畝,土地流轉租金達9000多萬元。

  農民致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邁向農業現代化的路途中,南湖區曾艱難地跨過一道道“坎”。2013年,南湖區開展生豬養殖業減量提質,鼓勵農民轉産轉業。南湖區以退養轉産、轉移就業、創業創新為重點,幫助2.6萬戶農戶轉産轉業,保障了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

  土地流轉和農業結構化調整步伐的加快,給南湖區發展現代農業帶來機遇。特色種植業蓬勃發展,家庭農場發展勢頭喜人,引領鄉村美麗“蝶變”。經過多年發展,逐步形成了以休閒觀光農業為特色,優質糧油、高效蔬菜、名優瓜果、綠色畜禽、特種水産為主導的特色農業産業體系,並通過挖掘上下游産業延伸價值,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正是得益於這些特色産業,2021年,南湖區第一産業農民每人平均經營凈收入增速達7.1%。

  村強帶動民富。2017年以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號角的吹響,南湖區連續實施“強村計劃”抱團發展項目3個,45個村入股總投資約2億元,2022年預計將實現分紅總額2020萬元,村均增收約45萬元。此外,結合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南湖區打造鄉村旅遊紅色精品線、農業公園等,推進一二三産業加速融合,農民收入日趨多元化。

  三五成群的遊人穿梭在瓜果綴枝、菜蔬翠綠的田間地頭;綠樹環抱的村莊與連片的現代農業大棚構成美麗鄉村圖畫;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一個個日漸美麗的村莊迸發無限活力……南湖區通過有序推進土地流轉、落實“強村富民”抱團發展項目等方式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農民實現共同富裕鋪就寬廣的成長道路。

來源: 嘉興日報    | 撰稿: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