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走進老區看新貌丨浙西南革命老區:生態富民路正寬
發佈時間:2022-05-07 07:26:38    

   浙西南,一片歷經洗禮的紅色熱土,一方美不勝收的綠色家園。

  1927年1月,浙西南地區第一個黨支部在浙江麗水遂昌建立,在麗水播下了第一顆革命火種,從此,革命之火迅速燃遍浙西南。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衝破敵人的重重封鎖和圍追堵截來到浙西南,開展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

  從“革命理想高於天”到“敢教日月換新天”,如今,手持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3把“金鑰匙”,浙西南革命老區幹部群眾正以“綠起來”帶動“富起來”進而加快實現“強起來”的發展底氣和歷史自信,奮力打開“兩山”轉化新通道,加快跨越式高品質發展,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山區樣板。

  昔日交通不便,如今通達四方

  浙西南山地多、海拔高,昔日交通實為不便。步入麗水市慶元縣黃田鎮崔上自然村,一幢二層古樸小樓,便是中共閩浙邊地委駐地革命紀念館。一件件文物,訴説著當年艱苦的歲月,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雙反覆修補的草鞋。“新中國成立前,從村裏去縣城要7個小時,去市裏要一天,去杭州得一個星期。”崔上村89歲的老交通員周車女説:“山路難走,很費鞋。”

  而今,變化正在發生。2020年9月,慶元通了動車。自從衢寧鐵路建成後,慶元至杭州用時僅需4個多小時。龍慶高速和慶元大道開通後,慶元到麗水市區的時間也縮短至2小時。

  振興老區,交通先行。如今的浙西南山區,暢通了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動工建設麗水機場,“鐵、陸、空、水”一體的通達體系加快打造,接滬融杭連閩通粵的浙西南綜合交通樞紐正在全面構建。

  看得見的路網,已四通八達。看不見的通信網等基礎設施網路,也正不斷織密。

  龍泉市黃茅尖,山勢陡峭,技術人員肩挑背扛,抓緊施工,于2021年8月實現此區域5G覆蓋。目前,麗水全市1891個行政村5G覆蓋率達到60%以上。到2022年底,將實現重點鄉鎮萬兆到樓、千兆到戶,普通鄉鎮千兆到村。

  整合開發“花園碼”“農道安”“縉情幫”等114項場景應用,衛星遙感大數據助力“兩山”轉化綜合智慧治理應用……如今,浙西南正同步邁向數字化時代,山區群眾也能暢享“數字紅利”。

  隨著山海協作、向海發展的大橋梁大通道不斷暢通,浙西南山區也走出一條匯通全球、融入長三角的開放之路。

  麗水是全國重點僑鄉,41.5萬華僑華人遍佈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麗水)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浙江自貿區麗水聯動創新區獲批,僑博會成為浙江重點進口展貿平臺,麗水的區縣實現與上海結對合作全覆蓋……

  聚焦綠色發展,形成産業集群

  麗水市青田縣石平川村,三面環山。行至村頭,便見到一個護礦遺址公園。

  站在園內的11幅浮雕前,親歷護礦鬥爭的王永漢老人介紹:“1942年7月,日軍來到村裏搶鉬礦,黨員和民兵組成一支30多人的護礦隊進行鬥爭,最終我們勝利了。”

  時光荏苒。昔日紅色堡壘,而今已是綠色“鉬都”。

  在浙江泰正鉬業開發有限公司工作車間,記者看到,操作臺儀錶盤上,溫度、濕度、礦石顆粒等一行行數字閃爍,記錄著當前的鉬礦石浮選情況。工作區內,傳送帶正勻速行進,穩穩地將鉬礦運出。

  石平川村發展綠色礦業經濟是老區振興發展的一個縮影。麗水雲和縣的木製玩具、溫州蒼南縣的海上風電……當前,浙西南革命老區著力發展“一縣一業”特色産業,推動老區群眾走上致富路。

  通過建設“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麗水市正圍繞半導體全産業鏈、精密製造、健康醫藥、時尚産業、數字經濟五大産業集群,加快市域經濟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創新主導型發展方式轉變。

  走進位於縉雲縣的浙江精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積體電路板無塵車間,只見一台臺全自動貼片機、自動插件機正不斷重復地揮舞著機械臂膀。從晶片、電子元器件,到一塊完整的積體電路,均自動完成。

  在麗水經開區,這裡還有更高目標——以半導體全鏈條作為高品質綠色發展突破口,打造半導體産業高地。

  底氣何在?從2019年開始,麗水經開區陸續引進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江豐電子等22個項目,總投資近400億元,一條差異化發展的半導體産業鏈正在形成。

  拓寬“兩山”轉化路徑,老區再添動力

  2019年,麗水成為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著力破解生態産品“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難”問題。大田村就是首個村級GEP(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試點村,村裏GEP達1.6億元。

  農業産品,2272萬元;氣候調節,5449萬元;水環境凈化,100.8萬元……遂昌縣大田村89歲的老黨員唐益和聽著新鮮,“山、田、林、水甚至空氣都有價。”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浙江麗水市多年來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努力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産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生態環境品質、發展進程指數、農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實現了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協同推進。

  如何充分打開“兩山”轉化通道,實現更高品質的生態富民惠民?

  麗水以GEP核算為切入點,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專家團隊合作,出臺市級生態産品價值核算技術辦法。通過繪製全域生態産品價值一張圖,麗水的山水林田湖草都可量化、可計算。

  首先獲得真金白銀的,是縉雲縣大洋鎮。2020年5月,國家電投向大洋鎮支付279.28萬元,用於購買項目所在區域的調節服務類GEP。“沒想到大洋鎮空氣品質好、酸雨少這些特點也能變現。”大洋鎮黨委書記李智斌説。

  從可量化到可交易、可質押、可融資,麗水在GEP精準核算基礎上,培育發展“生態強村公司”174家,覆蓋所有鄉鎮,從而確定了公共生態産品的供給主體和市場化交易主體。截至2021年底,麗水各類“生態抵(質)押貸”的餘額為235億元,“兩山貸”餘額16億元,累計完成各類生態資産和生態産品交易5679多宗。

  推動浙西南革命老區發展,生態價值量化也是發展的一個重要起點。眼下,麗水正著眼搭建跨區域市場化交易平臺,加快落地運營華東林交所,謀劃打造生態産品交易中心,探索完善碳排放權、用能權等生態權益交易制度,力爭到2025年GEP總量突破5000億元。

  好政策一項接著一項: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新時代支援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提出“浙西南革命老區融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深入總結浙西南等革命老區生態保護修復成果經驗”;2021年5月,國家發改委在麗水召開全國試點示範現場會,麗水乘勢而上,推動創建全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示範區;2021年8月,浙江省發佈《關於新時代支援浙西南等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浙西南革命老區振興,未來可期。

  喜看老區新變化丨流動醫院進村 醫療服務到家

  從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古市醫院出發,醫療車沿盤山公路一路向上,大約一小時後來到謝村村,不少村民一早就等在村口。“胃不舒服,正好來瞧瞧病。”村民李光富説。

  別看車身不大,心電圖機、移動B超機、採血設備等專業診療設備卻一應俱全,還配備了50余種常用藥品,可實現多种醫療服務,是名副其實的“流動醫院”。

  “謝村村是松陽縣最偏遠的山區村之一,距離縣城39公里,村裏常住人口一半是老人,大家看病不方便,我們就成立醫療服務隊,把醫院‘開’到家門口。”古市醫院副院長劉毓華説。

  搬運設備、搭建診室,登記、導診、檢查、開處方、發藥……醫務人員分工明確,針對不同病症分內科、外科坐診,送診現場井然有序。“以前去縣城看病要轉好幾趟車,山路又遠又繞。”拿完藥,李光富跟記者説:“現在不僅不用出村,大家都有了健康檔案,多方便!”

  2021年11月,醫療服務隊結合慢病隨訪上線了手機端“移動隨訪平臺”,為村民建立了健康檔案,過往病史、用藥等情況一目了然,極大方便了醫生的判斷診療。“我們還增設了智慧結算系統,可以隨車實現掛號、診療、醫囑、檢查、結算、配藥等一站式服務。”劉毓華説。

  忙活一上午,待最後一名村民離開時,已過飯點。“我們一天最多能走4個村。”劉毓華説,山村老年人多,許多人都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要長期服藥。為此,醫療服務隊特意篩選出20個最偏遠的村莊,每月多跑幾趟。

  目前,松陽全縣共有5個“智慧流動醫院”,服務19個鄉鎮(街道)203個行政村,實現了縣域全覆蓋,2021年累計巡診2489次,派出醫務人員5046人次,服務群眾15.52萬人次。

  喜看老區新變化丨一支小鉛筆 做出大産業

  在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竹口鎮一家文具企業車間裏,村民沈正聰正給剛製成的鉛筆打磨拋光,“這批訂單要得急,在加緊趕制。”環顧四週,現代化的生産車間裏,自動生産線馬力全開,經過刨桿、制板、膠芯、噴漆等20多道工序後,一支支製作精良的鉛筆就此“誕生”。

  工作雖辛苦,但沈正聰忙得不亦樂乎,“以前我在家務農,種植毛竹、香菇,每年收入5萬多元,現在在廠裏上班,一年工資就有8萬元,再加上農産品銷售,收入翻了一番還要多。”而像沈正聰這樣在家門口從事鉛筆加工的村民,光竹口鎮就有3000多人。

  距離沈正聰所在企業500多米的竹口溪上,有一座古廊橋。這座橋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紅軍橋”,因為這裡見證了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竹口大捷”。

  革命老區如何實現振興發展?竹口鎮黨委委員吳守全道出秘訣:“瞄準鉛筆製造業,將其打造成鎮上的支柱産業,竹口也成了縣裏的工業重鎮。”如今在竹口鎮,小小鉛筆撐起年産值14.5億元的産業,鉛筆製造業也成為慶元的一張亮眼名片。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竹口鉛筆産業曾走過艱難的創業歷程。産自竹口的鉛筆實現了從貼牌生産到如今自主品牌經營的飛躍,更衍生出彩鉛、眉筆、彩粧等新産業,帶動運輸、印刷等行業發展。截至2021年底,慶元縣共有鉛筆企業47家,鉛筆總産量達70多億支,其中竹口鎮的生産總量就達52億支,解決就業崗位3000個,村民年收入平均增加2萬元。

  “把爭創全球鉛筆製造之都作為目標,也作為富民增收的重要路徑,通過平臺推動、大企業帶動,形成富民效應,把小鉛筆做成大産業。”吳守全説。

  一線感悟丨聚民心 暖人心 築同心

  在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齋郎村,“兩隻紅軍碗”的故事令人動容。1935年4月,紅軍來到齋郎村,對農家秋毫無犯。戰鬥打響後,村民自願挖戰壕、送彈藥,和戰士一起吃“紅軍飯”。後來,紅軍留在村民家兩隻青瓷碗,至今訴説著“軍民魚水情”的故事。

  在浙西南革命老區,軍愛民、民擁軍,軍民一家親的故事有很多。紅軍與浙西南百姓以真心換真心,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情深似海的革命樂章。

  時光流轉,真情不移。黨始終植根人民、為了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近年來,為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麗水多地開通“流動診療車”,下鄉入村,將優質醫療資源搬到百姓家門口;為改善孩子們的學習環境,1.2萬餘間教室裝上了空調……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黨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用一項項實幹惠民之舉,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浙江各地黨員幹部衝鋒在前,不少群眾捐款捐物、爭當志願者。群眾説:“黨員幹部,我們信得過。”樸素的話語提醒我們的黨員幹部,始終不能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老百姓辦事。唯有常懷一顆為民的赤誠之心,與群眾打成一片、幹在一起,才能贏得群眾信任、凝聚民心力量。

  新征程,新要求,新期待。浙西南革命老區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還要克服不少困難,還要實現許多夢想。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就一定能匯聚起眾志成城的磅薄力量,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來源: 人民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