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嘉興特展,如何叫好又叫座
浙江日報 · 記者 顧雨婷 實習生 徐嘉玲 通訊員 鐘曉燕 | 發佈時間2022-08-03 09:58:46    

   8月2日,在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下稱“大系”)嘉興特展現場,安靜卻熱鬧。安靜的是,只能聽到參觀者的低聲驚嘆;熱鬧的是,除了閉館日,每天都有近2000名參觀者慕名而來。

  “大系”嘉興特展,一票難求。“之前我們每天晚8點推出的1000多個預約名額,半小時就被一搶而空。”嘉興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更好地滿足觀展需求,7月19日起,特展每日的參觀名額增加到了2000人。除了散客預約,目前團隊預約名額也已排到了月底。

  自6月24日“大系”嘉興特展開幕以來,已累計接待觀眾56839人次,其中九成是自發前來參觀的散客。參觀者除了嘉興本地市民,還有來自北京、武漢、江西和新疆等地的團隊。

  一場“陽春白雪”的展覽,為何能如此受到熱捧,成為嘉興夏日現象級的人氣盛宴?記者通過近距離觀察、體驗,探尋“大系”嘉興特展超高人氣背後的原因。

下載.jpg

  觀眾正在觀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嘉興特展中的“天籟閣舊藏”單元。 本報記者 林雲龍 王建龍 王志傑 攝

  叫好——

  千年古畫“活”出年輕態

  沉浸式看展,從展館門口就開始了。

  花鳥魚蟲、亭臺樓閣、山水人物……數百幅取自書畫局部的特寫畫,像魚鱗一般鋪展在圍廊的墻面上,一直延伸至展廳門口。現場,參觀者不時駐足拍照。

  藝術展,常常被認為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但好的藝術展,就是給所有人留出看熱鬧和看門道的路徑。“‘大系’嘉興特展不能只看作是藝術大展,更重要的是,我們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通過數字化手段回歸它們的故鄉,讓觀眾親眼感受什麼是‘一座天籟閣,半部中國書畫史’,象徵著文化回歸與盛宴。”“大系”巡展總策展人王小松説。

  步入展廳,一場中國繪畫史的震撼之旅正式開啟。1390米展線,6324平方米展墻,1022件中國古代繪畫打樣稿,11件/套3D復原佛像、VR《九龍圖》、超200平方米沉浸式“光影丹青”……這是“大系”嘉興特展為普通群眾精心“烹調”的藝術盛宴。

  “我們就是奔著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來的。”趁著暑期,李春夫婦帶著孩子前來觀展。展廳三樓,長達18米的 《千里江山圖》1:1.5高清復刻原版,吸引參觀者駐足細品。而在展廳二樓,這幅名家大作又換了個展示形式,以鏡像形式投影到了天花板上,唯美的群山岡巒和似乎正在流動的江河湖水相映成趣,令人過目難忘。

  AR、VR……漫步展廳,多元展示手法隨處可見,現代科技手段讓千年古畫不斷出新出彩。“這也太逼真啦,人物就在我身邊坐著,還能聽到琴聲!”83歲的王柏剛和老伴許紫綬一起“潮”了一把,戴上VR眼鏡欣賞宋徽宗趙佶《聽琴圖》,畫中的場景似乎“活”了過來。

  “要讓展覽‘活’起來,才能讓觀眾走進來、留下來。”嘉興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把數字技術與傳統藝術相結合,讓展覽變得可聽可感可交互,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氣,這是吸引觀眾的秘訣。

  叫座——

  精品與精神的“雙向奔赴”

  觀展人群裏,二刷三刷甚至五刷的市民不在少數。“讓我們忍不住一看再看,所以就約了二刷。”嘉興市民倪偉昱和鄔曉琳都是書畫愛好者,“以前這種高規格的展覽,只能去杭州、上海才能看,現在就在家門口,哪能錯過。”

  這次二刷,兩人目標都很明確,就是展覽中的特殊單元“天籟閣舊藏”。明代嘉興大收藏家項元汴在中國收藏史上久負盛名,天籟閣為項元汴庋藏書畫圖籍之所。嘉興特展中展示了項元汴家族的鑒藏史,包括項元汴和項氏家族、天籟閣舊藏、項元汴朋友圈及嘉興畫派,還複製了天籟閣的模型。

  作為嘉興市美術家協會的一員,吳國祥對於“大系”嘉興特展引發的熱潮有著自己的見解:“將數量如此龐大的書畫傳世之作整合一處展出,這在嘉興是首次。”

  家門口的特展,讓“陽春白雪”不再“曲高和寡”。身著漢服的高中生,在眾多古畫裏找尋古人著裝之美的細節;家長帶著孩子,在古風古韻裏接受文化熏陶;學國畫的大學生,仔細琢磨先人佳作學習繪畫技藝;正在居家裝修的市民,想借鑒畫中古代建築裏的美學……

  透過一撥又一撥的觀展人潮,我們看到的是人們不斷提升的文化自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近年來,嘉興持續以高品質供給豐富文化生活,禾城文化復興行動有力實施,子城遺址公園榮光再現,嘉興文化藝術中心、馬家浜文化博物館等一批標誌性文化基礎設施建成開放……“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重磅文化活動辦到嘉興市民的家門口,吸引更多人走進公共文化場館,走進藝術的天地。”嘉興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説,要讓廣大的市民在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中,得到精神昇華、氣質提升、文化熏陶。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記者 顧雨婷 實習生 徐嘉玲 通訊員 鐘曉燕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