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一家人誰也沒躲過!這一波中招的杭州人不少
發佈時間:2023-10-13 09:14:49    

   “今年支原體肺炎發病率比較高,如果孩子出現高熱、咳嗽,不能忽視,及時去醫院排查。”家在杭州文二路的劉先生昨天(10月11日)在家長群裏收到了班主任的提醒。

  無獨有偶,孩子在城西某小學就讀的唐女生也表示,兒子的班裏有好幾個小朋友接連發燒了,後來孩子也開始咳嗽,到醫院檢查出來是流感。

  濱江的陳先生一家同樣沒躲過,先是丈母娘感冒發燒,接著女兒,然後是陳先生,“昨晚我老婆也頭疼了”。

  最近這一波感冒發燒的人是不是很多?原因是什麼?10月12日上午,潮新聞記者來到杭州各大醫院實探。

  就診高峰期多是晚上

  成人裏流感患者呈幾何倍增長

  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朝暉院區的發熱門診,發現排隊的人不算多。嘗試掛號後,能夠取到上午九點到九點半時間段的45號。

  “一般來説早上來看的人比較少,但前半夜,是一個小高峰。”門診醫師陳雨蘭告訴記者,最近這段時間發燒的接診人數相較之前確實多了一些,發燒患者裏,流感患者呈幾何倍增長。

  “比如之前流感的陽性檢測率在1——2%,現在達到25%以上。”陳雨蘭説,這些流感患者裏,甲流又佔到了95%以上,還有少部分是得了乙流。

  “我身上痛得來,路也有點走不動了,估計是孫女傳染給我了。”葉奶奶告訴記者,最開始是孫女先發燒,後面自己也燒起來了,伴隨著全身酸痛。經過檢查,葉奶奶被確診為甲流,醫生給她開了相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

  就讀于杭州某高中的馬同學在媽媽的陪護下挂了號來看病。“我是昨天開始發燒的,班級裏也有幾個同學是同樣的症狀。”馬同學説,因為燒一直沒退,所以今天就請假來了。

  “十一長假結束後的第一個週末,因為發燒來醫院的人就很多。不少人可能是旅遊或者探親回來,又或者是在場館、辦公室、教室這種人群比較聚集的空間待過。”陳雨蘭表示,這段時間早晚溫差比較大,很多人下班覺得身體不適就來掛號了。“我們晚上會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人手,人員安排比較機動。”

  “我是去外地參加一場婚禮回來以後就發燒了,一起去參加的幾個朋友都有類似症狀。”在杭州市一醫院湖濱院區,上班族小張告訴記者,她得了流感,身體比較難受,怕傳染給辦公室的同事,特意請假來輸液,希望能快點好起來。

  “我是去看了一場比賽,之後晚上就覺得身上發冷,開始咳嗽。”小項同樣中招流感。

  在浙醫一院發熱門診預檢臺,護士告訴記者,這幾天每天發熱人數六七十個:“季節交替也有不少人是腸胃感冒導致的發熱,需要抽血化驗後對症下藥。下午到晚上會更忙一些,很多人發燒來挂急診。”

  發熱兒童最近明顯增加

  多是支原體肺炎導致

  “剛才一個孩子,就是支原體肺炎。”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的兒科門診,兒科副主任醫師李紅告訴記者,最近發熱的孩子明顯增加。“昨天晚上就有30多個,和之前相比翻倍了。”李紅説,發燒的孩子裏超過半數都是支原體肺炎。“小孩的抵抗力比較差,支原體肺炎也是這個季節兒童呼吸道的常見疾病,通常感染的患兒會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

  就在與記者談話的功夫,李紅的接診室就有一對家長急急忙忙拿著化驗報告單推門進來。

  “姐姐在家裏先開始咳嗽,還有點發燒,吃了兩天藥不管用。然後妹妹也開始發燒,晚上姐妹倆又哭又鬧,我心疼壞了。”帶著三歲雙胞胎姐妹來醫院就診的李先生説,孩子一開始症狀沒那麼厲害,他就沒有很在意,沒想到嚴重起來了,好在輸液後病情逐漸穩定。

  “今年支原體肺炎出現了低齡化、傳播迅速等特點,有的孩子症狀可能不那麼明顯,僅僅是輕微咳嗽、咽部不適、精神差等表現,家長們也要重視起來,儘早帶孩子來就診,以免病情加重。”李紅説。

  “支原體感染主要是經過飛沫傳播。”李紅提醒家長,應儘量避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須去時戴好口罩、勤快洗手;在家裏要做到經常開窗通風,多帶孩子鍛鍊鍛鍊,增強抵抗力。如果孩子出現高熱及明顯呼吸道症狀,應儘快前往醫院進行聽診肺部情況、胸片、血液及病原學等相關化驗,確認是否為支原體感染。

  “有些小孩口服藥的治療效果可能不是很明顯,就需要輸液甚至住院。”李紅説,目前病房滿負荷運轉,住院可能還需要排隊。“一般來説要住五到七天,具體還是要看個人的治療情況。”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 滕一韜 通訊員 楊陶玉 蔣智全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