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勾畫風貌特色鎮,嘉興起筆
發佈時間 | 2023-10-10 11:04:05    

   如果可以任意想像,你最理想的居住模式是什麼?也許有一部分人會選擇生活在小城鎮。擁有自給自足的城市功能、慢節奏的生活、便捷的交通網路、城鄉一體化發展……這樣的小鎮日常,或許是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

  小城鎮是聯繫城市與鄉村的橋梁紐帶,是實施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環,也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載體。放眼嘉興全域,散落其間的城鎮也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文化著稱、有的以美食聞名……小城鎮已經不再“街道破舊、景象落後”,而嘉興,還在用“繡花”功夫,將這些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的現代化美麗新城鎮勾畫得更加特色鮮明。

  從美麗城鎮到風貌特色鎮

  32個鎮(街道)獲評省級樣板,樣板通過率全省第一;爭創省級美麗城鎮的48個鎮(街道)全部達標,率先實現省級美麗城鎮達標全覆蓋……2022年是美麗城鎮建設首輪三年行動(2020-2022年)的收官之年,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彰顯著嘉興美麗城鎮建設的速度與力度;一個個環境美、生活美、産業美、人文美、治理美的美麗城鎮,猶如一朵朵鮮花接連綻放,把嘉禾大地裝點得愈發美麗。

  近日,浙江省印發《關於全面推進現代化美麗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按照“重點打造一批、創新培育一批、扶持提升一批”的建設思路,每年打造100個以上環境更宜居、服務更友好、産業更興旺、人文更深厚、治理更高效的現代化美麗城鎮示範鎮,聯動推進現代化美麗縣城(城區)建設。

  打造一座城鎮,就是創造一種生活。眼下,嘉興的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城鎮功能優化完善。在推進美麗城鎮建設的同時,嘉興發現,小城鎮特色發展、精細化治理與群眾期盼仍有差距。如何將小城鎮的特色放大,讓小城鎮實現大發展?

  嘉興的城市發展已經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更新轉型,正全面推進以“微整治、精提升、可持續”為宗旨的風貌特色鎮示範建設行動,著力實施特色街區、老舊小區、公共空間、存量資産、城鄉空間和特色區塊六類空間載體的有機更新,通過挖掘、重現、放大城鎮人文歷史、配套服務、傳統産業等內涵,優化功能佈局、加強風貌塑造、放大個性特色,推動城鎮空間精緻提升。

  今年6月,嘉興市首批風貌特色鎮創建名單公佈,新塍鎮、沈蕩鎮、鹽官鎮、大雲鎮、鐘埭街道、七星街道6個鎮(街道)入選。嘉興市第二批風貌特色鎮創建名單緊隨其後,於今年8月公佈,又有新倉鎮、長安鎮、崇福鎮、濮院鎮、塘匯街道、乍浦鎮、烏鎮鎮、西塘鎮8個鎮(街道)列入創建名單。

  風貌特色鎮是現代化美麗城鎮的標桿,嘉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謀劃城鎮發展藍圖。“按照‘一年出亮點、兩年換新顏、三年出示範’的總體目標,我們制定了《嘉興市高品質推進風貌特色鎮示範建設行動方案》,配套出臺評價辦法和技術指引,精心描繪城鎮‘施工圖’。”市風貌辦相關責任人説。

  “多虧了來自省建設廳下屬建科院的專家,他們駐鎮指導,幫助分析我們鎮的優勢和存在問題,最終確定了美麗城鎮的創建側重點。”桐鄉市崇福鎮相關負責人説。以宋韻崇福為標識,崇福鎮陸續開展崇德中路立面改造、運河步道建造和北大街、橫街改造提升等工程,使得運河兩岸、重點街區舊貌換新顏,讓古城復興更有內涵。

  在美麗城鎮建設時,嘉興率先實現“雙師”制度和人員全覆蓋,每個縣(市、區)都配有首席設計師、每個鎮配有駐鎮規劃師,為美麗城鎮建設“把脈開方”,加快城鄉品質提升。“在打造風貌特色鎮時,我們統籌美麗城鎮‘雙師’資源,建立規劃師負責制,深度挖掘鄉鎮地域特色、形態特色、産業特色。”市風貌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西塘鎮的“生活著的千年古鎮”、沈蕩鎮的“書裏文城,醉美沈蕩”、鹽官鎮的“一城故事一江潮”等,一鎮一方案,每個風貌特色鎮都有自己的主題定位並完成實施方案編制,通過分區分類開展改造提升,形成具有不同示範意義的風貌特色鎮高品質發展模式。

  風貌特色鎮“特”在哪?

  如果説,美麗城鎮建設承載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那麼,嘉興如今正在打造的風貌特色鎮,就是在講好小城故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城鎮風貌,挖掘特色,打造示範。

  “7點,賁湖老街集合,不見不散。”最近,家住海鹽縣沈蕩鎮的徐琪常常約上自己的三五好友,來到賁湖老街散步。夜幕降臨,賁湖老街愈發熱鬧起來,熙熙攘攘的人群、挨挨擠擠的商鋪,市民、遊客饒有興致地與獨具韻味的特色建築合影。“以前老覺得沒地方玩,現在在家門口就有。今年的元宵節,賁湖老街這裡還舉辦了‘我們的村晚’,熱鬧極了。”徐琪説。沈蕩鎮以“保護傳統建築,留住記憶鄉愁”為理念,開展賁湖老街改造提升,最大限度保留老街建築風格與巷道肌理,形成風貌協調、整體有序的街區環境。

  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才是推動城鎮發展的不竭動力。在打造風貌特色鎮時,嘉興注重保護和延續城鎮歷史文脈,保留城鎮傳統生活的鮮活樣本,最大限度還原城鎮肌理,延續特色風貌,同時塑造文化地標,為老建築注入新的元素與功能,賦予其新的內涵和體驗。如秀洲區新塍鎮率先啟動新塍古鎮有機更新,堅持應留盡留,保護性修繕以市河為軸線的老街、屠家祠堂、觀音橋等歷史街區,恢復蓬萊路、朝陽路挑檐廊道、白墻黑瓦的新中式立面,展現千年古鎮風貌。

  風貌特色示範鎮不僅是“顏值”“內涵”的提升,更是由實實在在的一件件小事組成。在風貌特色鎮建設過程中,嘉興堅持以人為本,突出補短板、惠民生,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嘉興在14個鎮全面實施公共服務補短板行動,共排摸出40項公共服務短板,迴圈推動公共服務設施有序更新;在街頭、河邊等碎片型空間資源中,嘉興因地制宜植入體育文化、民生公益等社會服務功能,打造20個共富風貌驛、34個“口袋公園”,改造提升22座5G數字特型塔;並將城鎮建設與文化遺産保護融合統一,開展民宅修繕保護、歷史文化街區修復、古老建築修補等行動,延續特色風貌。

  事實上,打造風貌特色鎮,不光是一個城鎮修復的過程,也是一個經濟修復的過程。嘉興充分發揮作為浙江省區域創新體系副中心的創新生態優勢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的龍頭帶動作用,在風貌特色鎮建設過程中以科創賦能、以産業更新,推動人才、企業“深根”。比如,七星街道堅持“科創區+風景區”的發展導向,著力打造融前沿科技創新與自然稟賦于一體的生態創新型湖區;西塘鎮依託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著力打造祥符蕩科創綠谷,構建生活、生産、生態“三生”融合的生態科技新城。

  風貌特色鎮注重運營前置,對傳統建設理念進行了一次全面更新,在項目謀劃階段就提前引入運營團隊,前置産業和主營業務招商環節,確保項目建設符合市場和群眾需求。各地在推進過程中涌現了一批好做法:沈蕩鎮成功招引構想幾何團隊參與項目全程策劃,培育了幸福穀倉宴會中心、筒倉文化藝術中心等新業態,“沈蕩穀倉”品牌成功出圈;鐘埭街道以租金減免、裝修補助等形式,在永興國際商業街區項目謀劃之初就積極進行招商,已實現9家商戶意向簽約,推動“開發方式”向“經營模式”轉變。

  不僅如此,嘉興還升級“共富指數”,對風貌特色鎮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等5類指標進行跟蹤評估,形成長期評價機制;加強數字賦能,在“四位一體”管理平臺上線風貌特色鎮模組,一圖管控14個風貌特色鎮風貌整治、公服補短、城鎮運維等情況,探索風貌特色鎮有機更新“可持續”運營路徑。

  目前,14個風貌特色鎮基本實現風貌樣板區、未來社區、共富風貌驛建設全覆蓋,累計帶動3個省級未來社區、3個省級風貌樣板區、2個“新時代富春山居圖”樣板區成功創建;涵蓋6條“亞運·嘉遊”風貌遊線,風貌遊線工作獲全省推廣。

  匠心雕琢城鎮“實景畫”,全面激活城鎮“內生力”。嘉興充分發揮城鎮在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帶動作用,以風貌特色鎮示範建設為牽引,聯動現代化美麗城鎮、未來社區、未來鄉村、城鄉風貌樣板區建設,推進片區化發展,聚焦重點領域,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用、産業協同發展。我們期待,一幅“整體大美、浙江氣質”的城鄉風貌新時代“富春山居圖”在嘉興呈現。

來源:嘉興日報    | 撰稿:記者 蔡舒安 通訊員 施君源 楊曉敏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