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透過這扇窗 看見精彩中國 海內外各界人士熱議杭州亞運會
發佈時間 | 2023-10-11 08:36:51    

   秋水長天,錢江奔涌,訴説著杭州亞運會兩萬餘名國內外來賓留下的美好回憶。

  “祝願大家在詩畫浙江度過難忘的時光,在亞運會聖火下留下美好的記憶。”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的衷心祝願,隨著亞運聖火的緩緩熄滅變成了美好現實。

  10月8日,杭州亞運會順利閉幕,海內外賓朋帶著對精彩亞運的歡快回憶、活力浙江的深刻印象踏上了歸途。

  在浙江,他們看見了什麼?透過“浙”扇窗,他們又看見了怎樣的精彩中國?如潮迴響中,記者聽到了對厚重歷史底蘊、優美山水風光的由衷讚嘆,對創新改革開放發展的高度認同,對城鄉融合、共同富裕的不吝讚譽。

  人文山水新畫卷

  五千年良渚文明,三千里京杭運河,江南初秋,天高雲淡,之江大地的秀麗秋光、深厚文脈吸引著中外來賓尋覓。

  參加杭州亞運會,最深刻的印像是什麼?卡達亞奧理事會工作人員加達的一個答案,是五千年中華文明。週游列國、喜愛歷史的她,早就知道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延綿至今的古老文明,但當古老歷史穿越時空,真真切切展現在面前時,她還是深受震撼。

  玉鳥飛旋,時空流轉;神徽浮映,古城再現……杭州亞運會開幕式迎賓表演,讓加達初步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而當加達在良渚古城遺址親身“觸摸”5000多年前的中華文明時,不禁發出感嘆:“這多麼令人震撼!5000多年前,我腳下這片土地上的先民甚至已經建立了頗具規模的城市,有了自己的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她説,會向更多同胞介紹古老而現代的浙江和中國。

  當加達震撼于良渚先民的創舉時,中國新聞社記者項菁“沉醉”于通南北連古今的大運河。喜歡旅遊的她,尤其鍾情於人文與山水交相輝映之地。在運河穿城、水網縱橫的紹興,當亞運疊加中秋、國慶“雙節”,她把鏡頭從賽事側轉向城市側,不僅見證了亞運賽事對遊客的吸引力,更感受到千年運河在新時代煥發出的新活力。

  “透過亞運這扇窗口,讓更多人看見浙江的人文之美、山水之美、現代之美,讓海內外媒體朋友看見了如詩如畫的江南和活力四射的浙江。”杭州亞運會雖已閉幕,但項菁還將走訪千年運河的“古運新生”。她期待,于流淌的碧波中親身感受浙江厚重、壯美的運河文化,領略大運河在保護、傳承、利用後煥發出的時代新風貌。

  同樣是水,大運河和富春江有著完全不同的氣質。水碧山青的富春江上,亞運會賽艇和皮划艇運動員奮楫勇進。烏茲別克賽艇運動員安娜·普拉卡堅沒有想到,自己能夠奪得杭州亞運會賽艇女子單人雙槳項目金牌。在此前的世界錦標賽上,她僅獲得第十五名。她把此次奪金的一部分原因歸功於富春江畔這片綠水青山:“天氣涼爽,沿岸有山有水,在這裡我可以呼吸到更新鮮、品質更好的空氣,我很喜歡。在這裡感覺好多了,在划槳技術等方面狀態更好。”

  杭州亞運會上,秀美的自然風光與動感的戶外項目結合成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安娜興奮地説,當她看其他場次的賽艇比賽電視直播時,感覺每一個直播畫面都是一幅風景畫;當她和隊友在這片山水間訓練、比賽,就感覺自己“在畫中一樣”。“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片優美山水中再次競爭。”她説。

  發展活力競迸發

  商諺説,浙江人“給點陽光就燦爛,插根筷子也發芽”,這句話在杭州亞運會中外來賓中也得到了印證。

  透過杭州亞運會,世界認識了活力浙江。亞奧理事會代理總幹事維諾德·帝瓦裏評價道,杭州亞運會的創新理念和安排在亞運會甚至奧運會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與歷屆亞運會相比,杭州亞運會很可能是最智慧的一屆,也是最環保的一屆。”

  “移動支付”讓帝瓦裏印象深刻:“這裡沒有人使用現金,他們都用手機支付。”來往于競賽場館和亞運村的新能源汽車也讓他稱讚,“我們看到這裡幾乎所有的汽車都是電動汽車,這將會為之後舉辦的亞運會樹立榜樣。”

  這些打動帝瓦裏的細節,並非一蹴而就。智慧亞運是“數字浙江”20年建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浙江和杭州長期對數字化建設重視的“結晶”。就像帝瓦裏所説,亞運會為杭州注入活力,讓世界認識杭州。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民營經濟活躍,浙商走遍天下。胡建海就是在柬埔寨發展的溫籍僑商。但這次回到浙江,他的身份是柬埔寨奧委會委員。“家鄉發展變化太大了,真心感到自豪!”這次回來參加亞運會,他不停地跟海外僑胞和柬埔寨朋友分享家鄉辦賽點滴、分享家鄉經濟發展的變化。

  這些年,胡建海偶爾回溫州,這次借亞運會契機回到家鄉,他抽空在溫州各地轉了轉,感觸很深:“溫州近年來發展迅速,不僅傳統産業穩步發展,現在新能源、健康醫療、數字經濟等方面也持續探索,民營經濟的活力更足了。”胡建海的觀感,有著數據支撐:今年8月,浙江市場經營主體突破1000萬戶。他表示,身邊的僑胞都覺得需要緊密聯繫、共敘鄉情,要為家鄉建設貢獻一份力。

  站在寧波象山亞帆中心的防波堤上向東遠眺,亞洲帆船聯合會主席馬拉伕·羅德漢·什羅夫順著海面,看到一艘艘巨輪進出寧波舟山港的繁忙場景。馬拉伕曾多次到訪中國,在他眼中,中國的每一座城市都獨具韻味。

  “當我從志願者介紹中得知,寧波舟山港已連續14年貨物吞吐量全球第一時,我是震驚的。”馬拉伕説,亞運會帆船比賽不僅讓各國運動員、技術官員體驗到先進設施,也深深感受到浙江開放發展所帶來的成果。在他看來,海面上穿梭的巨輪是一種象徵,向世界展示中國開放發展的姿態、聯通世界的能力,推動共同發展、開放融通的亞洲之路越走越寬。

  共富路上齊奔跑

  這屆亞運會的城市側采風,讓不少媒體記者感嘆:“看農村去浙江”真不是一句虛話!

  在安吉余村,當看到遊客騎共用電動車穿村而過,在圖書館、小酒館、“網紅”火鍋店打卡,村內咖世家(Costa)等7家咖啡店步行就能到,《人民日報》記者王美華忍不住讚嘆:“真沒想到,浙江的鄉村可以這麼有范兒!城裏的許多業態,在這邊鄉村也能享受,顛覆了我印象中農村的樣子,很嚮往。”由於工作需要,王美華去過全國很多地方,這是她第一次見到浙江的鄉村,但已令她“一見鍾情”。

  杭州亞運會期間,王美華通過城市側媒體采風路線去了浙江不少地方。她説,這次不僅感受到綠色亞運的魅力,更在浙江鄉村感受到了綠色發展的巨大潛力。在王美華手機備忘錄裏,有這樣一句話:綠色發展重新定義了浙江鄉村的經濟,村莊不僅有活力,村民的幸福感更是肉眼可見,“無差別城鄉”在這裡正轉化為處處可見可感的優質“獲得感”。

  浙江是全國區域發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2022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1.9,地區居民收入倍差為1.58。感受到共富的同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金金在浙江更感受到了強烈的精神追求。

  “賽場內,運動員奮力拼搏追夢;賽場外,浙江人也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努力追夢。”第一次到金華橫店影視城的金金,在景區開設的“我在橫店當群演”項目中體驗了一把“劇中人”。平日裏,是她和同事把一位位追夢人錄進視頻;那天,她和追夢人一起“演”進視頻。她説,跟她們一起互動的演職人員都非常敬業、專業。“正是他們臺前幕後的默默付出,才讓橫店成了一個造夢的地方。”金金説。

  不僅是橫店,追夢人散佈在之江大地的角角落落:杭州夢想小鎮累計吸引2萬多名創客,義烏國際商貿城與全國210萬家中小微企業、3200萬名産業工人命運與共,烏鎮正從江南古鎮蝶變為數字古鎮……“要向這些天南地北的追夢人致敬!”金金説,這些追夢人會成為她日後採訪報道重點關注的對象。

  這次家門口的亞運會,熱愛運動的杭州市民黃曉晶一家“打卡”了網球比賽。對他們來説,杭州亞運會帶來的直接利好,便是整個城市惠民體育設施的增加以及體育運動氛圍的日益濃厚。“不僅是亞運場館的後續開放,還有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的體育設施,現在運動空間更多了!”黃曉晶説,喜歡打網球的她、喜歡跑步的愛人和喜歡打籃球的兒子都能在家附近找到合適的運動場地。

  而更讓黃曉晶興奮的是,杭州在亞運會期間宣佈要加快打造國際“賽”“會”之城,未來幾年將積極引進和承辦高水準頂級賽事,大力培育自主品牌賽事。“我們真的很期待,希望以後經常能在家門口欣賞到國際頂級水準的比賽,我想這也是國際大都市的標配吧!”她説。

  凝聚向上的力量

  歡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最憶是杭州。

  從成功申辦到順利閉幕,浙江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特崗副教授歐萬彬一直關注著杭州亞運會。在他眼中,杭州亞運會是一堂面向全社會且極為鮮活生動的“大思政課”,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通過杭州亞運會,讓全世界又一次看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它表現出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歐萬彬説,制度優勢帶來的是治理效能的提升,而治理效能的提升能夠更好地推動高品質發展,“這將為我省繼續以‘兩個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正在國外出差的西湖大學工學院講席教授、先進神經晶片中心創始人薩萬院士,通過網路轉播的方式收看了杭州亞運會。“杭州亞運會以體育促和平、團結和包容,實現各國人民在更高層次的溝通和合作,而‘永遠向前’的亞奧理事會格言則向世界傳遞著永不放棄、頑強攀登的精神動力。”薩萬説。

  因看好中國的發展,薩萬5年前來到西湖大學開始全新的研究事業,組建了西湖大學先進神經晶片中心,為改善全人類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質而努力。“科學研究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通常會遇到起伏和瓶頸。‘永遠向前’同樣為科研工作者注入精神動力。”薩萬説,他經常會跟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要在反覆的自我審視中探索未知,在永不言棄的科學態度中開掘新知,從而更好地突破科學邊界。

  亞運會賽場上,運動員拼搏奮鬥的精神,也感染了無數浙江基層黨員幹部。“賽場上,我們見證了中國馬術隊的拼搏和突破,見證了運動健兒的堅持與執著。他們的精神讓我備受震撼感染。”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競賽內部事務主管沈偉説,他和團隊通過此次服務保障亞運會,從體育精神中感受到了團結協作的力量、無畏拼搏的力量、堅韌不拔的力量。

  “不論在哪個崗位,這些精神都是相通的。”即將返回原來工作崗位的沈偉表示,在新起點上要將體育精神融入工作中,真抓實幹創佳績。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唐駿垚 張夢月 丁珊 李睿 沈琳 應陶 葉怡霖 王波 王艷瓊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