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與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共同推出的第五本中國大運河年度發展報告《中國大運河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報告》共分七部分,共18篇研究報告。其中,七部分分別為總報告、黃運地區高品質發展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篇、文旅融合篇、運河城鎮與鄉村振興篇、運河交通與港口建設篇、世界運河篇。
《報告》利用官方數據和實際調查資料,對中國大運河各項事業的發展狀況做出細緻的考察和梳理,分析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進程與成果、當前存在的問題與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相關部門提供參考與借鑒。
中國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傳承的載體,也是中國制度文化、技術文化、社會文化的集合體。目前各級政府部門出臺的各類大運河規劃、規範、法規,涉及遺産保護、旅遊規劃、河道管理、交通運輸等四大類內容,在制度層面為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目標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