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京杭大運河河北滄州中心城區段實現旅遊通航

發佈時間: 2022-09-02 16:46:28 | 來源: 央廣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9月1日,京杭大運河河北滄州中心城區段旅遊通航,再現了“一船明月過滄州”的盛景。這是自上世紀70年代滄州市大運河船舶停運以來首次恢復通航。

遊船行駛在京杭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央廣網發孔超攝)

京杭大運河南北貫通滄州8個縣(市、區),綿延216公里,是滄州的“母親河”和文化之根、文明之魂。近年來,滄州市高起點高標準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旅遊帶,308公里堤頂路及綠色生態廊道實現全線貫通,清風樓、朗吟樓、南川樓重現三足鼎立風采,百獅園、運河公園成為市民親水休閒好去處,即將竣工的園博園、大運河非遺展示中心、大化工業遺存將成為城市文化新地標,大運河從“地理空間”正在加速向“文化空間”躍升。

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慶祝開航(央廣網發何學林攝)

京杭大運河是貫通南北的“黃金航道”,滄州段蜿蜒流淌、宛若玉帶,特別是中心城區段保存完好,九曲十八彎、沿途多遺跡、處處是風景,代表了我國北方大運河遺産的原真性,是旅遊通航的最佳航段。乘著國家對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的東風,滄州市大力開展中心城區河道清淤疏浚,實施綠化提升工程,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建成航道13.7公里、旅遊碼頭12個、步行景觀橋6座,打造了城市精彩中軸線、擦亮了千年運河“金色名片”。滄州市將以此次通航為新起點,深挖運河文化內涵,打造重點示範工程,培育文旅精品線路,努力建設一條與大運河的歷史地位、資源稟賦、時代要求相匹配的高水準文化帶。


推薦閱讀
大運河常州段綠色航運整治開工 常州段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護岸工程、土方工程、航標工程、橋梁工程、智慧運河工程(外場設施建設),以及錨地、水上服務區功能提升、保障體系建設等配套工程,整治里程49.372公里,概算總投資1.93億元。其中,該項目年內計劃完成航道工程(護岸工程、土方工程)主體工程建設,以及完成智慧運河工程(外場設施建設)、錨地、水上服務區功能提升工程,完成年度投資目標4000萬元。記者從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獲悉,8月29日,京杭運河江蘇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江南段)常州段全面開工建設。
運河宿遷港2022年完成10萬標箱吞吐量 宿遷港水路運輸航線的開通,改變了宿遷過去傳統的公路運輸模式,大大降低企業物流運輸成本。目前,宿遷港的服務功能已形成“立足三縣兩區、輻射蘇魯豫皖”的格局,輻射半徑達200公里,為宿遷市進出口企業融入長三角、融入國際市場提供了一條高效快捷的物流大通道。目前已開通宿遷至太倉、南京、連雲港等5條集裝箱航線,每週班次達40個以上,保障了全市400余家生産企業的原材料和産品運輸。
大運河示範帶242個村莊年底前全部打造成市級美麗鄉村 記者從滄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近年來,滄州圍繞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寶貴遺産,結合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以大運河兩岸1公里範圍內的242個村莊為重點,堅持規劃引領、生態優先、市場運作、連片打造、分步實施,大力開展大運河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行動,將大運河沿線打造成為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帶,帶動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實現新突破、新提升。依託運河文化、特色農業等優勢,培育發展鄉村觀光旅遊、現代民宿、運動休閒、養生養老等新興業態,打造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深入挖掘美麗鄉村建設的文化底蘊,傳承和發揚鄉村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産業文化,總結提煉具有滄州特色的文化符號和元素,在改造提升房屋功能和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有機融入,加強古村、古宅、古樹、古井保護,培育具有文化底蘊、彰顯文化內涵的美麗鄉村。
“愛上大運河 千年古鎮行”在通啟動 張家灣嘍……”昨天,隨著原生態“運河號子”再次唱響,2022“愛上大運河千年古鎮行”大型融媒體行動在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正式啟動。據了解,此次“愛上大運河千年古鎮行”融媒體行動由杭州市委宣傳部、北京市通州區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通州區融媒體中心、通州區張家灣鎮政府等單位協辦。杭州市臨平區的崇賢瑤音古琴、河西埭村皮影戲、臨平江楠糕版藝術和同福永釀酒的傳人,以及通州區手工毛猴、靛莊景泰藍、雕漆製作的傳人現場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