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中國國家文化公園故事將走向世界

發佈時間: 2022-08-31 16:51:35 |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日前,大型國際合作系列項目“徒步國家文化公園”合作發佈會在京舉辦。該項目旨在採用沿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沿線徒步旅行的方式,以紀錄片、短視頻、網上雲社區、圖書等形式面向全球傳播中國國家文化公園理念,打造具有代表性、創新性、國際性的中國文化品牌。

近年來,隨著《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等相繼出臺,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在全國多地陸續展開。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所涉沿線省份,從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到重點項目建設、文旅融合等,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各段落遊人如織,建設成效顯著。接下來,如何講好國家文化公園故事,擦亮國家文化公園名片,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標識的傳播度和影響力,將成為重要課題。

一項重大文化工程

2019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強調以長城、大運河、長征沿線一系列主題明確、內涵清晰、影響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資源為主幹,生動呈現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促進科學保護、世代傳承、合理利用。近兩年,黃河、長江又相繼被納入國家文化公園體系。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作為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舉措,一項利國利民的重大文化工程,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根據相關負責人的解讀,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就是要整合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實施公園化管理運營,實現保護傳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科學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開放空間的公共文化載體,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這也意味著,國家文化公園作為一項國家頂層設計,擁有不可替代的複合功能,將成為文化資源的寶庫與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文化交流與展示的平臺以及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大舞臺。

今年暑假期間,不少人直觀感受到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帶來的顯著變化。比如一些標誌性項目陸續開放或封頂:位於杭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開放一年有餘,館中基本陳列和各專題展集中呈現大運河的千年底蘊、時代價值和當代形象,成為熱門打卡地;近日,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主體結構封頂,黃河國家博物館也即將整體建成,在鄭州矗立起一個新地標,它們成為講述“長城故事”“黃河故事”,彰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陣地。再如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相關段落綠色廊道和景觀帶陸續建成、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項目相繼開門迎客,“詩與遠方”讓中華優秀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而在這些顯性變化背後,還有更多系統工程正在積跬步以至千里。保護傳承工程通過修繕和集中連片保護,搶救瀕危損毀文物、加大管控力度,通過展覽展示等提高傳承活力;數字再現工程利用現有設施和數字資源,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官方網站和數字雲平臺,對文物和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展示,對歷史名人、詩詞歌賦、典籍文獻等關聯資訊進行實時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空間。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以空前力度發掘好、利用好豐富文物和文化資源,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讓文化説話。

一批文學藝術經典

“黃河在咆哮這句歌詞有畫面了!”不久前,黃河進入主汛期,壺口瀑布奔騰奇觀多次登上熱搜,網友直言:面對咆哮的黃河,《保衛黃河》這首經典音樂不由得在腦海中打轉,激昂澎湃,鼓舞人心。面對黃河,我們腦海中涌現的又何止“大合唱”,“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等流傳千年的詩句也如畫般浮現于我們眼前。這些名篇佳作是母親河的偉大饋贈,更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相關文學藝術經典同樣需要保護傳承,並在繼承傳統中不斷推陳出新。

國家文化公園是承載著中華文化內涵的公共文化載體,是國家的象徵。“萬里長城”“千年運河”“兩萬五千里長征”“九曲黃河”等,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中華民族精神標識,相關文學藝術經典大家也都耳熟能詳。提到長城,“萬里長城永不倒”縈繞耳邊,“不到長城非好漢”響徹中外;提到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的精神感天動地,《飛奪瀘定橋》《紅軍過草地》等油畫作品讓人刻骨銘心;提到長江,“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等古詩今韻歷久彌新。

隨著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在各地展開,這些文藝經典勢必煥發出新的生機,新的時代力作也會在火熱的現實土壤中生根發芽、不斷涌現。比如近期熱播的電視劇《運河邊的人們》,聚焦京杭大運河的沿岸環境治理,書寫大運河的綠色之路,呈現大運河順應時代、繼往開來,聯通歷史與現在、中國和世界的大氣象,成為講好新時代大運河故事的精品力作。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文學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庫,聚焦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沿線變化,從中擇取最能代表中國變革和中國精神的題材進行藝術表現,必能創造出深入人心的精品佳作。而這些精品佳作一方面為打響中國文化品牌鼓與呼,另一方面也會為廣大人民群眾走近國家文化公園打開一扇窗、一扇門。

一張中國文化名片

一項重大文化工程,一批文學藝術經典,最終將匯成一張閃亮的中國文化名片。當前,我國已經形成五大國家文化公園總體建設佈局,這項重大文化工程強調還生態、還文化、還園於民的理念,突出創新性、公益性、開放性和國際性,對內強調民族化和本土化,對外適應國際化和普遍化,從創新立意到最具代表性的中華文化標識,無不彰顯著中國特色、中國氣派與中國風範。因此,向世界講好中國國家文化公園故事,擦亮這張民族性、世界性相容的文化名片,十分必要。

講好中國國家文化公園故事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容不得浮躁和應付。具體來説,首先要形成中國國家文化公園品牌意識,它是無數張中華文化名片的整合,是國家依託深厚的歷史積澱、磅薄的文化載體和不屈的民族精神,著力構建和強化的中國國家象徵,它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其次要深入挖掘國家文化公園相關文物和文化資源豐富內涵和動人故事,並將其具象化,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形式展現給世界人民,增強文化的存在感、傳播力及影響力,逐漸形成諸如《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説話》的傳播品牌;再次要著眼文藝全門類,實現創作聯動,形成國家文化公園題材文藝作品創作矩陣,通過文藝作品講好中國國家文化公園故事,並以此為窗口,傳播中國好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的迭代升級,講好中國國家文化公園故事必須要運用好新技術、新手段為內容建設服務。網際網路時代,通過文藝創作講故事,既要挖掘好故事、新故事,還要在形式和手段上緊盯網際網路及其相關技術前沿,高度關注網際網路傳播的移動化、視頻化、社交化特徵,不斷以數字化、數智化等新技術新應用引領講好中國國家文化公園故事的方式,在創新思維和觀念上發力,才能形成被中外觀眾接受的好故事。比如同樣是以徒步形式一覽長城風貌,今天徒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從拍攝視角、數字産品等各方面都註定是別開生面的。

作者:岳巍(首都師範大學講師)

《光明日報》(2022年08月31日13版)


推薦閱讀
因水而興,運河黃金水道中澎湃的濟寧力量 年吞吐量超2000萬噸,引領推進大宗貨物“公轉水”、“散改集”的龍拱港以建成江北內河最大的智慧化集裝箱示範港為目標,將“海港理念”引入到內河港口,打造集裝箱專業化、高度自動化港口,開啟了江北內河綠色化、智慧化集裝箱運輸的新模式……港航産業的探索實踐,讓濟寧這座不沿邊、不靠海的城市有了崛起的新增長極。定制中船集團10艘LNG單燃料新能源船舶,組建了全市第一支LNG新能源船隊,與10余家航運企業簽訂100艘LNG新能源船舶建造協議,推動濟寧港航物流運輸方式轉型升級。2019年12月,濟寧市委市政府吹響了“強港航、暢物流、興産業”船號,作出了“以濟寧能源為主體,以梁山港為龍頭,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整合全市港航資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的重大決策部署。
中國國家文化公園故事將走向世界 國家文化公園是承載著中華文化內涵的公共文化載體,是國家的象徵。日前,大型國際合作系列項目“徒步國家文化公園”合作發佈會在京舉辦。而這些精品佳作一方面為打響中國文化品牌鼓與呼,另一方面也會為廣大人民群眾走近國家文化公園打開一扇窗、一扇門。
千年運河貫穿古今 江南文脈奔涌不息 同時,發達的水運又催生了商業文明的萌芽與發展,南北經濟文化的頻繁交流,使江南沿運河地區長期成為古代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蘇州更是在明清時期一度成為江南乃至全國文化中心地帶。在長三角地區,江南運河與長江一起,一橫一縱拉開了整個江南地區最重要的水系骨架,它與長江共同成為江南水運交通網路的兩條主幹線,同時,又與江南自然水網一起共同構成了影響江南社會經濟文化繁盛的源頭活水。應該説,自宋以來的杭州,到明清時候的蘇州,到民國以來的上海,再到現代的長三角一體化城市群,江南文化的城市表達在千年運河的起落中呈現。
拱墅運河新城首座跨運河人行橋計劃明年完工 關注效果圖近日,歷經12小時連續混凝土澆築作業,“世界上跨徑最大的反向芬克式桁架橋”——拱墅區運河新城單元人行橋工程3號主墩承臺澆築完成,至此,該工程全面進入下部結構施工階段。由於橋梁兩側為規劃運河水街和運河特色小鎮,設計上結合周邊景觀整體考慮,讓橋體和周邊業態融合。就地理位置來看,該工程位於拱墅區運河新城單元,上塘高架與留石快速路中間,上跨京杭大運河,連接規劃運河水街與運河特色小鎮。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