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單霽翔:以揚州為原點 講述運河故事

發佈時間: 2022-01-14 15:51:02 | 來源: 大運河傳媒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11日至12日,由中國文物學會指導發起的中國首檔世界遺産探訪體驗類文化節目《萬里走單騎—遺産裏的中國》來揚拍攝,主題則是大運河。為什麼將大運河的故事放在揚州來講述?作為老朋友,再次前來對於揚州在運河遺産的活態化保護與傳承方面有何新感受?怎樣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大運河、愛上文化遺産?記者對該節目的嘉賓,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進行了專訪。

揚州在運河城市中具有特殊性、示範性

中國大運河是一個跨越8個省、35座城市的巨型文化遺産。在這條世界最長人工運河上,揚州是一顆璀璨明珠。

“揚州是運河沿線一座重要的、極其特殊的城市,有獨特的大運河文化資源。”説起揚州與大運河的關係,單霽翔如數家珍。他説,揚州的運河不止一條而是三條,包括古邗溝、隋唐運河、京杭大運河,分別代表了中國大運河的初創階段、第一次大溝通階段、第二次大溝通階段,“在這三條運河中,揚州都是重要城市,這份特殊性也是揚州成為大運河申遺牽頭城市的重要原因。”

“在申報世界遺産過程中,揚州充分發揮牽頭作用,每年召開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會議,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活動,率先出臺大運河保護規劃、法規等,不斷凝聚大運河保護的積極力量。”單霽翔説,如連續在揚舉辦的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國際上具有示範性、引領性。同時,揚州也發揮了大運河保護管理的作用,在運河環境整治、文化遺産活化利用等方面,揚州做的典範性工作,對申遺後各個城市如何繼續加強運河保護有借鑒意義。

在單霽翔看來,大運河是一條擁有生命力、活態的河。文化遺産的保護最重要的是將其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把文化遺産的保護作為促進城市發展的積極力量,讓文化遺産有生命力地走向未來,“讓古運河重生”。

以揚州為原點,向年輕一代講述運河故事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産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遺産數量最多的國家。坐擁數量如此龐大的文化瑰寶,可是年輕一代中真正對此了解卻不在多數。

“現代年輕人生活習慣、接收資訊方法、碎片時間應用、對文化創意的理解等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文化産品的輸出要順應年輕人的這種變化。”單霽翔説,在這方面曾有過許多成功的案例,例如《我在故宮修文物》《上新了故宮》《國家寶藏》等文化節目,收穫大量點讚,感染了許多年輕人,由此喜歡上傳統文化,並積極主動參與文化藝術活動的年輕人日益增多。

此次來揚,單霽翔有了新身份,中國首檔世界遺産探訪體驗類文化節目《萬里走單騎》的嘉賓。該節目由中國文物學會指導發起,通過“腳踏實地”的行走體驗,與世遺當地的申遺專家和行業內著名的學者們進行交流探討,揭秘世界遺産背後的故事,近距離、多角度、沉浸式呈現遺産地的精彩紛呈,向觀眾展示了中國的悠悠歷史文明。

“我有一個願望,要讓世界遺産融入國人的現代生活,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中華傳統文化。”單霽翔表示,借著年輕人越來越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東風,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世遺文化,讓年輕人知曉世界遺産保護的意義以及其對現實生活的價值。

據悉,節目組在世界遺産地的選擇上一個重要的標準是世遺地的當下活化,“我們特地將大運河的故事放在揚州講述,希望能通過在揚州的行走,喚起年輕人對大運河文化與歷史的關注。”

再次來揚啟發多,“揚州日記”拭目以待

自1月11日起,單霽翔與著名演員周韻、肖央、牛駿峰,攜手著名演員韓雪共同完成了《萬里走單騎》在揚州的攝製工作。單霽翔介紹,鏡頭主要聚焦在大運河遺産點申遺後變化,並深入了解此前未完全剖析過的沿線工程。

“這次給我留下印象很深的遺産點有邵伯古鎮,這裡集中體現了大運河修建蘊涵的古代‘黑科技’。”單霽翔説,節目組在邵伯古鎮體驗了“水往高處流”的三種方法,感受活態遺産的綠色環保價值,“特別是看到申遺後沿岸的景觀保護與變化,更深刻地體現了揚州對於運河遺産的活態化保護與傳承。”

隨著節目組每到一個地方,便為這個地方留下一篇日記是單霽翔的習慣,以節目錄製的見聞和隨想為緯,用日記為載體,單霽翔用手中的筆記述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文化遺産中尋找和守望中華文化根脈的故事。

“這次的揚州之行又給了我很多新啟發,‘揚州日記’已經在我的腦海中開始構思成型,相信不久的將來便可與大家見面。”單霽翔説。


推薦閱讀
通州運河文化廣場舉辦大寒譜寫溫暖活動 詩歌朗誦環節後,特邀石老師和聶老師,為大家分享書法文化。他們都非常喜愛和鑽研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了解。接近活動的尾聲,由聶老師和石老師一起為大家書寫對聯和福字,並由工作人員贈送給現場的讀者朋友,以此表達對大家的新春祝福。
單霽翔:以揚州為原點 講述運河故事 “在這三條運河中,揚州都是重要城市,這份特殊性也是揚州成為大運河申遺牽頭城市的重要原因。”
韓海霞:把大運河建設成為滄州新名片 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為滄州市“三件大事”之一。
大運河——流淌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河流 流動的文化與副中心機遇四方面展解讀大運河。1月10日下午,“大運河——流淌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河流”主題講座在通州區圖書館舉辦。本次活動,作為運河嘉年華之“運河琴書房——運河古琴閱讀主題展”系列活動之一,以全新的視角帶領觀眾了解運河,用閱讀的方式走進運河文化,通過現場沉浸式互動,進行“讀琴、讀書、讀運河”的系列活動,在“悅讀”的狀態下,了解“中國大運河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國古琴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世界讀書日的陣陣書香”。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