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任城:再現“槳聲燈影”留住“運河記憶”

發佈時間: 2022-08-23 16:40:34 | 來源: 濟寧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一河碧水,槳聲燈影。濟寧市任城區深入推進文化“兩創”,積極打造“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做好文旅融合文章,讓市民和遊客感受古運河的文化魅力。

任城臺記者劉夢秋説:“走在運河南岸街上,現代的燈光與倣古的建築交相輝映,品老濟寧的美食、乘遊船觀賞運河夜景,這條濟寧歷史文化老街,從古到今的繁榮讓人盡收眼底。”

“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濟寧古運河沿岸,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2公頃。這裡歷史文化資源富集,東大寺、太白樓、天井閘,古街、古樹,每一處古跡都承載著古城歷史、流淌著運河記憶。

講解員介紹:“老運河在濟寧穿城而過,在北京的通州開始,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浙江、江蘇四省兩地,連接海河、淮河、黃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元明清三代也在我們濟寧都設有最高的司運機構河道總督衙門,我們濟寧‘運河之都’的稱號就是由此而來的。”

遊客説:“站在船上,我感覺兩岸流光溢彩,清風徐來,非常地愜意,仿佛回到了古時候,看到了運河兩岸的繁華景色。”

遊客説:“我是一個青島人,今天遇到了這麼多同船好友,感受到了濟寧人民的熱情和濟寧文化的博大精深,沿河兩岸美景我們感到是美不勝收。”

泛舟老運河的同時,遊客還可以在“運河記憶”南岸街品味“老濟寧”的味道,參與民俗體驗活動。

遊客説:“來到了岸上,有賣小吃的特別好,有這個賣古玩的,讓我們又看到了以前的老濟寧,這個運河文化帶動了濟寧經濟的發展,我們百姓也感受到了十分的欣慰和自豪,願咱們濟寧的發展越來越好。”

運河興,則城市興。任城區積極做好文旅融合文章,精心規劃佈局,努力將“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為“一河兩岸、三街六巷、四館五點”的特色文旅品牌,實現運河文化的保護性傳承,讓古跡古街煥發新生機。

濟寧運河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萬表示:“以傳統節日為依託,以網紅打卡點、文創産品、巡遊演出、特色小吃為亮點,實現以商承文、以文促旅、以旅興商,給濟寧市民和外地遊客一個來得了、住得下的理由,使其成為民俗風情的集萃地、特色旅遊的承載地、城市休閒的目的地和展現濟寧‘運河之都’的文化會客廳。”


推薦閱讀
《運河邊的人們》圓滿收官 謳歌人民奮鬥鋪展新時代大氣象 一條運河繁榮的振興之路,一曲運河兒女的奮鬥之歌。追蹤運河運輸亂象、治理河道污染、運河清淤截污、運河沿岸歷史街區改造、大運河申遺……劇中的一樁樁運河大事件,帶著強烈的戲劇張力,一一鋪展,牽動人心,多維度展現了新時代黨領導人民克服困難、團結奮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征程。以小來見大《運河邊的人們》通過塑造有血有肉的新時代運河人群像,圍繞大運河治理與保護,巧妙地將環境污染和生態保護、城市建設與文物傳承、長官意志與社會公平、小富即安與共同富裕、申遺的利與弊等社會話題有機融入劇情中,極具現實意義,引人深思。
任城:再現“槳聲燈影”留住“運河記憶” 任城臺記者劉夢秋説:“走在運河南岸街上,現代的燈光與倣古的建築交相輝映,品老濟寧的美食、乘遊船觀賞運河夜景,這條濟寧歷史文化老街,從古到今的繁榮讓人盡收眼底。講解員介紹:“老運河在濟寧穿城而過,在北京的通州開始,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浙江、江蘇四省兩地,連接海河、淮河、黃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元明清三代也在我們濟寧都設有最高的司運機構河道總督衙門,我們濟寧‘運河之都’的稱號就是由此而來的。遊客説:“來到了岸上,有賣小吃的特別好,有這個賣古玩的,讓我們又看到了以前的老濟寧,這個運河文化帶動了濟寧經濟的發展,我們百姓也感受到了十分的欣慰和自豪,願咱們濟寧的發展越來越好。
感受運河文化 傳承千年文明 昨天上午,“揚州日報·安利小候鳥之家夏令營”聯合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組織小朋友走進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觀摩專題展覽,感受運河千年文化的魅力。在“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産”“因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運河上的舟楫”及“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等主題館,家長與孩子們一起認真觀摩、小聲討論。徜徉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享受清涼、收穫知識,離開時,孩子們直喊“沒逛夠”。
揚州持續打響運河文化品牌 揚州將重點突出社會文明程度提升、突出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突出現代文旅産業體系建設、突出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的深化四個方面,推出一批與揚州文化地位相匹配、與文化強國建設相適應的文化精品,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在國內具有競爭力、引領力的文旅龍頭企業,持續舉辦好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東亞文化之都等國際活動,讓運河文化成為揚州最具顯示度、最有特色的文化標識,不斷提升揚州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十年,揚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共建共用,深入實施公共文化服務品質提升,加快鍛造揚州文化競爭力和城市軟實力,全力打造全國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全國文明典範城市。項目招引培育上,成功舉辦大運河文旅發展推介大會等系列文化産業招商引資活動,重點培育休閒度假、演藝娛樂、工藝美術等八大文化業態,大運河非遺文化園、光線傳媒揚州影視基地等12個項目入選省“十四五”重點文化産業項目。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