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培育大運河、長江、江南文化品牌,江蘇將打造線性文化遺産保護典型範例

發佈時間: 2022-08-17 16:51:52 | 來源: 現代快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8月 16日上午,“奮進新江蘇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文化強省建設專場在南京召開。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省文明辦與南京市、揚州市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新聞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佈會上,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共同關注的焦點。

大運河彰顯千年底蘊、時代價值、當代形象

江蘇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梁勇表示,江蘇正努力培育大運河文化、長江文化、江南文化等品牌。作為大運河、長江兩大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江蘇將打造線性文化遺産保護的典型範例。

在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面,江蘇構建“1+1+6+11”規劃體系,23個核心展示園、26條集中展示帶、153個特色展示點形成空間展示體系。江蘇首創的主題展示區、文旅融合區以及“三種空間形態”得到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辦公室高度肯定並全面推廣。江蘇省委宣傳部直接牽頭編制的文化價值闡釋弘揚規劃是全國首部運河學研究規劃,也是首部文化價值闡發規劃。

在文化遺産保護上,江蘇建立省級大運河文化遺産監測管理平臺,建成大運河江蘇段水文化遺産數據庫,淮安板閘、揚州隋煬帝墓等運河遺産納入新一批國保單位,江南水鄉古鎮申遺工作穩步推進,沿線文物、非遺、古城古鎮古街區古村落整體保護持續提升。

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實施“一河一策”行動計劃,常態化開展遙感監測,加快推進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清水廊道、江淮生態大走廊等重大項目建設。

編撰推出首部中國運河通志——《中國運河志》,打造歌劇電影《運之河》等文藝精品,建成“國字號”工程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設淮安中國水工科技館,京杭運河綠色航運示範區創建工程建成揚州段、淮安段、蘇州段先導示範段……大運河的千年底蘊、時代價值和當代形象不斷彰顯。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保護規劃已形成初稿

梁勇介紹,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面,江蘇在全國率先出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推進方案》,明確了“以沿江縣(市、區)為核心區,沿江8個設區市除核心區外的區域為拓展區,其他5個設區市為輻射區”的建設範圍,提出文化遺産保護等八大工程、20項重點任務。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保護規劃已形成初稿,初步考慮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四沿”聯動,與長江幹流、支流共同塑造“一主七支”長江文化空間格局。同步謀劃論證重大項目,初步摸排5個國家級重大項目和145個省級重點項目。

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工程實施,開展沿線文物和非遺資源專項調查、工業遺産普查,進一步健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街區保護制度,打造一批水利風景區和水情教育基地。與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戰略協調推進,啟動建設揚子江創意城市群,打造揚子江世界級城市休閒旅遊帶。

江蘇還將整合研究力量,組建高端智庫。圍繞長江與運河、太湖、海洋在文化上共濟互融的關係,長江江蘇段的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等課題,組織深入研究,組織實施長江主題出版、文藝創作、展覽展陳等工程,辦好長江文化節,持續打造江南文脈論壇品牌。

美麗中軸:打造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産旅遊廊道

“運河文化標識更加彰顯。”江蘇省文旅廳副廳長常勝梅在介紹全省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産業和旅遊業發展的進展和成就時,特別提到這一點。

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兩個省級專項規劃編制出臺,依託江河湖海構建“兩廊兩帶兩區”文旅空間佈局,明確把打造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産旅遊廊道作為美麗中軸,助力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走在前列。

運河沿線8省(市)藝術家,以全新的視角描繪大運河“前世今生”和沿線新圖景新風貌,歷時2年創作完成長135米、高3米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被譽為當代“清明上河圖”。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成運營,在零藏品、零展品情況下徵集各類文物展品超萬件(套),創新展示中國大運河“百科全書”,去年6月開館以來已成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誌性項目和旅遊網紅打卡地。

從2019年起,立足大運河全域,以“融合·創新·共用”為主題,連續3年成功舉辦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累計37.6萬人次走進現場、線上受眾超4.5億人次。

南京:打造“博物館之城”,建設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

“以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為核心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南京段建設,保護和展示金陵文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南京市副市長黎輝介紹。

目前,南京正在加快“博物館之城”建設,重點建設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新館、南京市博物總館新館等一批標誌性公共文化設施,推動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和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南京段建設;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網路體系,推進“梅花戲劇角”和小劇場、新型閱讀空間等文化設施建設,推出一批最美書店和鄉村特色書店。

在推進文化旅遊産業融合和發展方面,南京將推動文旅商、文旅體、文旅康養、工業文旅、夜間文旅消費等行業融合發展,建設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發展紅色旅遊、鄉村旅遊,建設長三角地區國內大迴圈的文旅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文旅戰略節點。

揚州:隋煬帝墓遺址公園今年年底將建成開放

揚州市副市長劉流介紹,揚州致力於運河文化的精細化保護、活態化傳承、國際化合作等。

揚州創造性設立運河文化保護緩衝區,高起點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確保“一江清水向北送”。揚州151公里河道、10個遺産點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成為大運河沿線擁有世界遺産最多的城市;推進運河三灣風景區核心展示園、大運河非遺文化園建設。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成開放一年來,網路預約持續火爆、參觀人數突破百萬。“運河十二景”評選活動吸引了36萬多人次投票。連續多年舉辦的世界運河城市論壇,今年上升為國家級論壇。

在推進古城保護更新方面,揚州頒布實施《揚州古城保護條例》,編制實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有機更新“1+8”工作方案,精心打造文化博覽城、復興名店老字號、實施名城解讀工程;全面實施“考古前置”工作。目前,揚州擁有文博場館149處、文保單位52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保單位24處。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建成開放,隋煬帝墓遺址公園將於今年年底建成開放。


推薦閱讀
“運河第一閘”附近將添城市會客廳 紫竹院街道具有“一河一院一館六遺産,八校七所四團四高端”的資源特色,皇家文化、運河文化和民俗文化在這裡多元交融,區域文化優勢突出。市發改委近日批復了紫竹院街道城市公共空間更新改造項目實施方案。廣源閘位於海澱區紫竹院街道廣源閘路與南長河的交匯處,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
江蘇將打造線性文化遺産保護典型範例 編撰推出首部中國運河通志——《中國運河志》,打造歌劇電影《運之河》等文藝精品,建成“國字號”工程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設淮安中國水工科技館,京杭運河綠色航運示範區創建工程建成揚州段、淮安段、蘇州段先導示範段……大運河的千年底蘊、時代價值和當代形象不斷彰顯。南京:打造“博物館之城”,建設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以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為核心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南京段建設,保護和展示金陵文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保護規劃已形成初稿梁勇介紹,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面,江蘇在全國率先出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推進方案》,明確了“以沿江縣(市、區)為核心區,沿江8個設區市除核心區外的區域為拓展區,其他5個設區市為輻射區”的建設範圍,提出文化遺産保護等八大工程、20項重點任務。
靚麗運河 最美“珠鏈” 過去説起運河流經的城市,都知道揚州有瘦西湖,杭州有拱宸橋,無錫有清明橋文化街區,而今後,我們不必再羨慕其他城市,就在我們身邊,古樓林立、碼頭繁華、遊船往來、文化活動頻繁……豐富的自然景觀和蘊含文化底蘊的建築,穿越城區的通航水上游覽,還有兩岸勤勞的人們,這些大運河景觀,將是這座城市最美最靚麗的“珍珠”。木質的棧道,離水面更近,俯身便是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當你漫步于運河一隅,眼前荷花盛放,鴨兒輕輕遊過,抬頭垂柳依依,遠望大橋橫臥、古樓矗立,或許身邊還會有一艘遊船掠過,那是何等的愜意。
大運河沿線非遺將亮相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會 主會場設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設有十八大以來全國非遺保護成果展、“美好生活”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展、“欣欣向榮”大運河沿線非遺展、“茶和天下”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展4個板塊,同時舉辦“華服之美”非遺服飾秀、“中國味道”非遺美食節、中國茶文化可持續發展協同行動暨茶葉交易訂貨會等分會場活動,以及學術論壇、座談交流、曲藝展演及線上活動等。本屆博覽會以“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非遺保護成果,重點展示非遺在鄉村振興、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聚焦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習俗,以茶文化協調帶動茶産業、茶科技發展,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綻放時代風采,為服務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司長王晨陽介紹,中國非遺博覽會是非遺領域的全國性重要品牌活動,已成為展示非遺保護成果、宣傳非遺保護理念、引領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平臺。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