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通南北,千載連古今。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的大運河在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4月底,歷經14天集中補水,大運河京杭段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標誌著這一擁有2500多年曆史、全長近1800公里的古老運河,迎來世紀復蘇。
發揮大運河文化紐帶作用
中國運河的開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5世紀的春秋時期,歷經了2000多年的發展與演變。大運河串接了黃河、淮河、長江等重要水系,在歷史上對南北地區的人員流動、貨物貿易流通具有重要作用。
國家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保護工作。2021年8月,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提出要深入闡釋大運河文化價值,大力弘揚大運河時代精神,加大管控保護力度,著力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新時代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學者認為,應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重要契機,保護好這一中華“活”的文化遺産,不斷推進大運河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段勇表示,為更好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亟鬚髮揮大運河的實際使用功能,在使用的過程中將大運河文化傳播出去。同時,要充分利用好新聞媒體、文學藝術、影視、博物館展陳等文化傳播渠道,創新傳播大運河文化。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3個部分。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由於水源供給不足,黃河北部大運河走向衰落,河道逐漸萎縮,岸線不斷退化,斷水斷航。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對航道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京杭大運河作為一條世界級運河,實現全線貫通成為華夏子孫的共同願望。大運河全線貫通預示著運河將在治理後繼續擔負起供水、運輸和航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
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是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所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文博考古分院院長賀雲翱表示,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是大運河文化帶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成果,是京杭大運河文化復興的典型標誌,也是大運河文旅融合的重要舉措,已成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案例。
京杭大運河的全線通水,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和現實意義。要綜合發揮京杭大運河作用,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清華大學國家遺産中心主任呂舟提出,京杭大運河作為溝通中國南北的人工水系,促進了不同地區,特別是南北之間的文化交流,在運河沿線留下了大量反映中國水利交通技術水準,且具有重要歷史和科學價值的文物,也留下了很多反映文化融合、文化地區發展特色的歷史文化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當前,我國運河遺産保護存在著碎片化狀況,尚未形成統一體系,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扭轉這一局面的重要機遇。
活化大運河遺存的文化魅力
傳統文化資源的數字化開發、利用與傳播,離不開數字産能的持續激發。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包國強提出,應創新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活態保護與活化利用的數字化模式,提升大運河文化國際傳播能力;依託數字技術加深大運河文化與文旅産業的深度融合,激發大運河文化開發利用的數字産能。同時,在推動大運河傳統文化資源數字化利用的過程中,應避免由於數字技術的過度利用而消解大運河傳統文化資源的內涵,警惕商業化和娛樂化可能帶來的風險。
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不僅要關注好古城古運河等歷史遺存,還要關注好傳統文化的活化利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旅遊與休閒研究室主任戴學鋒認為,我們要關注傳統文化活化利用的對象,明確哪些傳統文化需要活化,哪些傳統文化適合活化,全盤活化是不可取的。同時,要將傳統文化的活化利用與現代人的生活需求結合在一起,建立起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群體間的聯繫機制。另外,傳統文化的活化利用不只是對傳統文化進行簡單的歷史再現,而是要將其傳播出去,讓更多的受眾接觸到這些傳統文化。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核心是文化傳播和傳承。日益發展的數字化技術,為這一核心目標的實現提供了豐富的路徑。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宇提出,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為大運河文化的數字化呈現提供了基礎和可能。借助數字技術,我們能夠更形象生動地再現大運河的歷史文化,讓人們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大運河文化的魅力,提高大運河傳統文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運用數字化創新傳播方式,可以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靜態展示轉化為動態展示,使其兼具傳統復古和時尚現代風格。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副院長薛可建議,可以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文化産業鏈,加強統籌規劃,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
推動大運河文化産業可持續發展
日前,杭州印發的《杭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提出,將以大運河杭州段為軸,努力打造中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經典園,成為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文化生態實踐範本。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家明認為,應有重點地開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選擇有代表性、有優勢性的地區作為重點發展區,以形成示範效應。同時,要避免在建設過程中出現同質化模倣、機械化複製其他地區建設經驗的弊病,將各地區的地方文化融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中,形成差異化標誌,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成觀光、休閒、度假三位一體的綜合體。
當前,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仍處於初期階段,理論研究滯後於實踐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特徵明顯,地方實踐急需專業指導;社會知名度低,尚未建立文化治理模式,公共管理水準有待提高。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國家文旅研究基地主任吳承忠提出,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有助於保護國家重點遺産、發展文化旅遊和休閒産業,培育國家意識、保障公共文化服務和公民文化休閒權利,促進文化産業發展。我們要探索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科學發展路徑,建立國家級文化公園的國家標準和科學的評審制度。
要持續探索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路徑。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中國世界文化遺産中心主任趙雲提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相融合的重要實踐,在建設過程中應做好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持續提升對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中核心文化遺産的價值認知和文化認知,做好公園規劃和建設過程中的主體管控、保護和展示。同時,還要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區域內實現基於統籌保護傳承利用的合理運營。
千年大運河,串起古今之美,她不僅講述歷史,也面向未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將有助於更好整合文物和文化資源,通過公園化管理運營,實現保護傳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科學研究等重要功能,最終形成具有特定開放空間的公共文化載體,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識,向世界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持久影響力與強大感召力。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查建國陳煉